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015-08-15张国印江西省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张国印 ■江西省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先成家后立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们的传统观念,而作为家的载体住房,则成为人们解决温饱问题后的又一刚需商品,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以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秩序混乱,工程质量常常得不到保障,经常性出现例如上海、武汉等地的“楼脆脆”事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加强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保障实体建筑的长久安全性成为了当前摆在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这也是促使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的动力源泉。
1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1.1 影响因素多
一个建筑工程,从项目的提出直至建成交付这一整个系统流程中,都不能够在任一环节存在质量问题等差错,不然的话,就会因某一中间环节的错误导致了整体建筑存在质量安全的隐患,甚至会出现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1]。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例如: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材料、施工条件、施工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等都会直接对该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1.2 施工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
由于工程质量在勘测上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因此很难被发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通常都是纷繁复杂的,所规定的施工工序存在着交接过度的现象,直接导致了隐蔽工程质量现象的多发性,使得在没有的到及时、专业的检测情况下,很难发现其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容易造成对该建筑项目质量的合格与否产生错误的判断。
所以,相关的项目负责人应在该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遵守以下的几点原则来保证该建筑的施工质量。
(1)坚持“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原则。在工程质量这一问题上,施工方应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坚决地把控工程质量。做到从源头上杜绝对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的建筑事故的发生。(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是施工项目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影响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直接因素。所以,施工方应该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原则的树立。尽最大限度的调动施工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以保障其施工质量。(3)坚持“严格检查”的原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该要做好避免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对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做到事前预防和防微杜渐。及时地将危险工程质量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严格地把控工程质量,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条例来对该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2 当前所遇到的问题
2.1 片面追求施工速度、忽视质量
很多的建筑企业为了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地追求施工速度,从而轻视该工程的质量,常常导致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不按照所规划好的施工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导致最后的建筑成品常常是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质量不合格商品。
2.2 相关法律法规贯彻不到位
虽然,我国出台了《建筑法》作为建筑工程行业的规范,但是,有很多的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建筑企业缺少对《建筑法》的贯彻和深入实施,导致暗箱操作现象也偶尔发生在工程建设管理、招标投标、施工监理、质量验收等环节中[2]。针对当前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所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将会严重阻碍工程施工建设活动合理有效地开展。
2.3 监理工作的缺失
当前,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所以作为建筑施工的第三方监理人员,就难以对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跟踪。监理工作的缺失,就相当于缺失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管,因此,难以保证实际的施工质量。
2.4 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过于急于求进,再加上相关的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因此导致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以及不适应性,再加上缺少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进而使得我国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2.5 施工人员的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其素质与专业技能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实际性的作用。
然而当前存在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过关等种种现象,直接威胁在建工程的质量,从而为该建筑工程的后续工作以及建成交付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3 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施工进度的合理化
施工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先前确定好的施工项目设计方案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做到按期按量进行施工,避免盲目追求施工进度的现象发生,以确保该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不管在具体施工中,出现工期进度超前或者滞后,都及时进行调整,作出合理施工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不受影响。
3.2 贯彻落实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
政府以及主管建筑的部门应该要贯彻落实《建筑法》到每一建筑项目中,认真、严格地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规范我国的建筑市场,促使其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成和完善。一旦发现在工程施工建设活动中出现了违法乱纪的情况应当予以严惩,一方面要确保违者必纠的原则,维护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要将监督、审查与工程建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建立健全法制体系的基础上确保建筑施工活动的科学性和依法性。
3.3 建筑施工的监理工作要认真做好
监理人员作为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应该要哦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其自身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施工过程的各方进行有效地协调和交接,对施工项目设计方案的贯彻落实以及工程质量管理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3.4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要求专门的施工人员对其所负责的项目进行责任追究制,用以确保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制订必要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检查制度,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
3.5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体系的建设以及培训,帮助其树立“质量第一”的施工观念,并且加强其责任意识,避免出现因施工人员责任意识薄弱导致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针对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与培训意识这一问题,应要求施工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活动并且以考核的方式来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强化管理意识,进而确保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相关规定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其次还可以建立员工赏罚机制,从物质上激励员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施工队伍的素质,从而使得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4 小结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仅仅关乎一个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关乎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实际的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严格地把控施工质量,从而使得最后建成交付的建筑的长久安全性得到保证[3]。
建设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贯彻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仅仅有利于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把控和管理,还能够提高和保证该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快速和稳定的发展,并且还能够为社会建造出更多的精良的建筑工程。
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对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建筑市场的规范化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经济意义。
[1]邬伟彬.浅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3(8).
[2]张欣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M].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3]孙彦.浅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