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美学论当代校园规划
2015-08-15黄一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黄一帆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大学是个中心,是有关人性种种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一个场所、王国,在那里人的天赋能够得到实现。”
——路易斯·康
“大学是属于我们的时代,而庙宇、教堂是中世纪的产物,大学就像我们我们时代文化沙漠中的绿洲,校园里有美好的景观步行街、有丰富的校园文化,而别处都没有,这就说明只有校园才存在永恒的建筑学....”
——小沙里宁
“建筑创造一个与自然相隔离、与自然环境相对立,使人能够利用人化空间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封闭的、人造的、有功利性又有艺术性的世界。”
——鲍列夫《美学》
1 中国目前的校园建筑美学和规划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飞快来临,大学校园建设规划的高潮在我国兴起。对于当前规划设计界,大学校园的规划研究一直在继续,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对于规划界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当前的校园规划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我们感到欣喜,但同时在查阅了国内各种针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文献后,令我发现,当代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有慢慢背离了当代的建筑设计美学的趋向。
我们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于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各种理论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规划理念日趋成熟,设计技巧和规划手法日渐提高,但我们规划设计的校园却往往达不到我们设计的最初期望值——我们可以设计出建筑规模宏伟、高度高、体量大、立面别致新颖、灯光工程丰富的看上去很完美的校园,却使得校园缺乏应有的生机,往往无法使校园充满应有的活力。我们自认为将校园的功能分布的得合情合理,交通组织得清晰明确,建筑排布得顺顺当当,但在实际建成后,却总是听到学生和老师的抱怨和不满。我们在规划设计中总是强调校园对于人的精神教育作用,认为校园不仅仅只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的场所,它更像是一个精神乐园,对使用者有着文化和精神引导。然而,当代的大学校园,似乎就缺少了那么一点点的“精神”,这是什么原因呢?
基于这个问题,一些建筑理论研究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对校园规划的影响,如《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认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形态应该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另一部分学者对于校园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做了一定的分析探讨,认为近年来国外新兴的大学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发展模式分为“传统学术形”、“商业创新形”,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后者如美国的“硅谷”和斯坦福大学。
诚然,大学规划需要考虑教育现状和教育理念,但是这两者都不足以解决这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大学校园缺乏“精神内涵”,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因为其涉及多方面因素,而究其根本,是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存在问题,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迫使我们必须深入地对其进行思考。
2 校园规划的“宏大叙事”现象
中国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各个大学校园的规划展现出了一种群芳斗艳,艳丽多姿的现象,校园规划风格上纵横捭阖,无不激情洋溢。一些拥有个人理想和追求的规划师将大学校园当成自己“乌托邦”式设计思想的实践基地,注重校园发展的创新概念和追求。
于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校园规划风潮悄然出现,并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趋势。
何谓“宏大叙事”?字面意思是“完整的叙事”,指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史学领域中,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满的设想,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始有终的构想型式。文学领域中是指一种群体的、抽象的、宏阔的论叙文学、历史等的方式。在当代校园建筑中就有这样一种趋势,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校园是“幻想国”或者是“乌托邦”,但是他们的整体规划纵横捭阖,建筑中“高楼大厦”不计其数,单体体量追求雄伟。通过获得“中国各大学校园建筑第一高”,“校园第一大”这些称号才能显出自身的建设政绩。校园用地绝不能小里小气,区域要广,占地要宽,类型要全,中轴大道、中央广场、滨水景观等缺一不可,显示出一种大手笔。这种校园规划中宏大叙事的手法,是为了展现中国现代大学蓬勃发展的面貌。
“宏大叙事”无奈的现象的存在,就不难解释上面提到的问题了。校园规划师们一味追求新时期建筑的“高、大、全现象”,注重构图的美观和整体的漂亮,而忽视了建筑学中的一项重要的美学原则——空间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种精神追求不仅包括实用、耐用,更是能够通过校园给人以心灵、精神上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校园建筑不同于其他公建的地方,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心智的成熟过程,心灵的升华过程。在“宏大叙事”的思维下,校园似乎在渐渐地失去教育建筑的人文内涵,仿佛在追赶潮流、追求个性。
江西吉安市2004 年修了一条新世纪大道,136 米宽,双向8 车道,成果是人少车稀。后被《焦点访谈》曝光,正如访谈所说,近年来在全国的许多处所,建宽马路、大广场的热潮一浪高一浪,这些项目不仅占用了大批的国度资金,吞噬了大批土地,而且制作了社会经济超前发展的假象,激化了许多社会抵触。如今的校园,是否也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呢?校园规划从某些意义上看就是小范围的城市规划,如果城市规划追求城市里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和谐性、舒适性,那么校园规划追求的也应如此。
3 通过“图底”关系研究,找出解决方式
研究一所校园的图底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校园发展的足迹。校园总平中不同的“底”会造成不同“图”的形式。而这种底的形式来源对象应该是校园的最终使用者——学生与老师,只有适用对象共同参与,才能创造出真正实用的、富有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的底,而不是为了“宏大叙事”、构图漂亮,营造出只有在空中俯瞰才能展现的美,这违背了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的美基于使用对象的心灵感悟。有一则实例:一名建筑规划师在完成校园整体规划后,走道的流线设计成为他最头痛的部分,因为好多方案校方都不满意,最终建筑师在校园种了大面积的草坪而没有设计走道,后来在这所学校的校园内通过教师与学生自我选择路径和走道方向,自然的形成了最合理的道路布局。“底”的形式虽然是不经意中形成的,但却也是最合理、最美的。
从当今许多大学校园的道路规划可以看出,虽然主次干道清晰分明,但有时候其利用效果刚好颠倒。你会发现主要干道和景观主轴平时基本没大量的人流,而次要道路却因为固定时间出现的人流高峰造成一定的拥堵。这是不是给我们一种提示:校园的规划是不是更应该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因为校园里学生与老师的活动行为也是校园美的重要体现。
“图”和“底”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图”的形式对“底”有着很大的影响。校园中功能分区非常重要,他影响着参与者的活动路径,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清晰,什么时候的路径应该模糊,从而营造出变化,什么时候路径应该隐藏在功能分区中.什么时候路径应该暴露在分区外,这便是“图”“底”关系的制约性。“图”和“底”相互联系处理非常重要。最好的实现手段是通过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的体验。如果学校规划时的景观主轴并没有带动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没有起到学校行政机构所希望的作为校园地标宣传校园的作用。那么就切断了“图”和“底”的相互联系。其实有时候可以考虑把学生的生活区靠近学校景观主轴布置。因为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才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才是各所大学特色的东西。
如果考虑到建筑物的各种类型,我们可以说,其中一些是为(生活的)必需而设计的,另外一些是为(生活的)便利而设计的,还有一些是为(生活的)愉悦而设计的。或许,这样的定义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当我们观察一下与我们有关的无以数计的、丰富多彩的建筑物时,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物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理由而建造的,或者说,也不是因为其中的某个理由恰好占到了更大的比重而建造的;建筑的这种式样纷繁,变化万千,主要是由人类心灵的复杂多变造成的。
所以,建筑作为承载和表现校园文化的场所,形成以校园文化为景观主轴的空间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校园的建筑美学。而不仅仅是校园规模的宏大,构图的美观和校园里建筑的标新立异所体现出的校园的“第一”。细心和认真的探讨细节,才是我们现在所要做的,而不是只一味的强调规模宏大和建设速度。
汤布利曾定义了有机建筑的概念: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都将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达,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造地段、建造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和预言了的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并且包括一切必要的手段,且没有什么不必要的东西,来解决当前建筑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像自然本身一样,既是统一的又是经济的。在校园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成长的人,才有内涵和特点。而对于建筑而言,富有人文精神的建筑风格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最美的建筑状态。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需求。当规划师们开始研究校园文化时,他们便开始考虑建筑美学的本质——建筑传递的文化。校园建筑的美可以通过不同专业、部门、流派所对应的不同建筑风格,亦或是他们不同的学习、生活状态所对应的不同建筑学院所展现出来,这也许最好诠释了校园建筑美学那变化灵动的美。
4 结语
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大学的责任、功能、理念在变,校园规划的思维也要跟上建筑美学的脚步,校园规划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当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规划界在校园规划上多一点对人文与精神内涵的关注与思考,无论是基于图底关系还是建筑风格,校园建筑必定是尊重其所在场地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性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校园的建筑之美。
[1]《中国大学校园研究现状述评》(张奕-《现代大学教育》2003 版).
[2]《追寻具有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当前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论的研究》(荣耀,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
[3]《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研究》(姜耀明、王晓丹,《新建筑》2002 版).
[4]《弹性与共享:大学城规划》(王吴,《规划师》,2002 版).
[5]《论宁波工程学院校区校园规划》(论校园规划论文,杨淼森,2011).
[6]《建筑美学,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百度文库).
[7]《阿尔伯蒂》第四书,第1 章.
[8]《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
[9]《汤布利(Twombly)》(1973 年,1974 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