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铁车站级火灾救援预案设计原理

2015-08-15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江西建材 2015年13期
关键词:消防队预案车站

■李 俊 ■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地铁属于一个大城市中公益性服务行业之一,地铁与我们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地铁是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安全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由于地铁主要是在地下运营的,而地下属于比较封闭的空间,一旦出现危险由于人群量大,对于安全疏散存在一定的困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设施设备和经济损失相当严重。为了为了更好的应对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事故灾害,世界很多国家在地铁硬件方便加大了防灾救灾装置方面的安装。与此同时,加强了地铁运营中的安全管理,其中设计地铁车站级火灾救援预案就是一种成功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地铁车站级火灾救援预案设计原理,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有效的帮助。

1 地铁火灾分析与车站预案设计

地铁火灾从规模上可分为两种:因客观因素造成的小型火灾,如垃圾桶内烟头阴燃,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大型火灾。根据各国地铁火灾历史分析,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极其恶劣社会影响的火灾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人为纵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国大邱地铁火灾,此次火灾为一名金姓人员纵火,造成198 人死亡,146 人受伤,298 人失踪;二是地铁设备设施陈旧,车站及列车设备设施无防火处理导致小火灾在经过初期发展后迅速扩大,例如英国伦敦国王十字地铁站,因使用木质古旧电梯,导致火灾迅速扩大造成32 人死亡,100 多人受伤。目前我国相关法规规定,新建地铁列车(主要是座椅)和站内各项设施都采用难燃物,或者经过防火涂料处理,因此即使存在类似烟头或电气短路等火灾隐患,只要相关材料质量有保证,火灾探测器正常可用,类似伦敦国王十字地铁站的大型火灾基本不会出现;但是如若发生人为纵火事件,由于火灾规模大,蔓延速度快,并且散发出的有毒烟气量巨大,导致的大规模人员伤亡无可避免(在火灾中,90%的伤亡人员均是被毒死)。

鉴于地铁发生火灾的不可预知性和潜在的危险性,地铁运营公司需要合理设计适合本地场景的火灾救援应急预案。从管理层级上分,应当分为公司级救援预案和车站现场处置预案,其中公司级预案应重点突出联动协调功能,车站现场处置预案应突出本站火灾场景设置以及详细的救援流程。

2 地铁火灾扑救与车站消防救援设备

火灾扑救方式包括三个阶段:初期扑灭、中期抑制、后期控制。1)初期扑救,是指火灾发生能够被及时发现,当其仍处于小规模条件下,使用各类消防设备(以灭火器和气体灭火系统为主)迅速扑灭;2)中期抑制,是指火灾发生后初期扑救不及时,使用消防系统(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典型)控制其在一定空间区域内(防火分区),当可燃物燃尽、氧气耗尽后火灾自行熄灭或者消防队赶赴后使用大型消防器具扑灭火灾;3)后期控制,是指火灾已经蔓延至整个建筑内,消防队已无法短时扑灭,只能控制其不向周围建筑蔓延(此类型火灾以炼油厂的油罐火灾为典型案例),待火灾自行熄灭。地铁车站应配备有齐全的初期火灾扑救器具和中期抑制灭火系统,在消防系统正常的条件下应确保能够完全满足扑灭各种偶然因素引发的火灾,应对人为纵火引发的大型火灾则应进行模拟效果验证。

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需要对伤员进行及时的救助。在疏散过程中,可使用喷雾水流降温消烟掩护人员疏散,对因火势受困人员应使用水枪驱散烟火,对一时无法全部疏散的遇险人员应为其提供湿毛巾,对窒息、出血、骨折的遇险人员应心肺复苏、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伤势较重人员在进行现场急救后,及时送往医院。因此地铁车站内应按规定配套设计存放多样化足量的急救物资,以确保能够及时救助各类受伤人群。

3 火灾发生后救援原则

如果地铁车站发生火灾后,涉及处理的事物繁多,故需要确定相关处置原则,并依此为依据制定相应预案和演练工作:尝试初期火灾扑救——(失败)——迅速报告119 和指挥中心部门——义务消防队立刻组织乘客疏散——义务消防队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尝试灭火或控制火灾——火灾如扩大速度较快,义务消防队应撤离至安全区域。

地铁火灾的扑救,需要进行火灾控制、乘客疏散、救治伤员、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恢复消除火灾造成的各类影响,因此需要当地政府,地铁运营公司和公安消防部门的通力写作。但是应急救援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一层级均应设计适合本级别的应急预案。地铁车站作为一线单位,应该合理设计本单位所使用的火灾救援预案,以最大限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地铁车站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应当接受基础的消防理论学习和设备操作培训,因此在地铁内发生火灾后,为确保乘客人身安全,车站值班人员在初期火灾扑救失败后应立刻疏散乘客,再尝试用水枪灭火或抑制火灾发展。但是正常情况下车站工作人员不多,每人均有有负有本身的安全岗位职责,因此无法集中所有人员进行火灾扑救工作。当车站扑灭初期火灾的尝试失败后,现场救援人员在发现火势增长迅猛后应果断撤离,以防止自身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影响后期公安消防部门的火灾救援。(注:根据公安部61 号令,地铁运营公司需组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在处置火灾方面的职责为人员安全疏散、扑救初期火灾,协助专业消防队和119 扑救火灾。因此车站人员扑救火灾应以扑救初期火灾和乘客救援为主要任务,扑救火灾过程中需以自身安全为前提条件)

在对外信息交流和发布上,通讯应实现重要岗位直通联系(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灾害现场指挥),对外信息发布尽可能少的交由现场指挥和行值执行。

在消防设备操作上,车站应尽可能实现消防系统自动联动控制,需要手动操作时由现地值班员选择控制,如出现值班员对设备设施有疑问可询问环调。

4 灾后处理

火灾对于建筑结构有严重的损坏,在历年火灾案例中出现不少火灾扑灭后建筑因结构致命性损坏而突然坍塌的事故。地铁车站尤其是地下车站,在发生较大规模火灾后,其建筑结构是否完好需要专业机构鉴定,车站人员和乘客不得擅自入内,更不能由现场指挥确定是否恢复运营,以免发生性质恶劣的次生事件。

5 结论

地铁事故和灾害我们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其发生,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地铁应急预案设计。要明确以“预防为主”是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原则。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对于不同的安全事故,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应急处理。只有预先我们制定出优秀的地铁突发事故紧急应急预案,才能提高突发性事件在紧急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快速的反应与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够将事故和灾害发生的损伤降到最低。因此,应急预案能够有效补充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缺失。我们在地铁运营中要保证不发生重大事故,保证地铁安全有效的运营,还要加强地铁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建立合理的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经常进行地铁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习训练。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运行意识,从思想上了解安全运行有多重要,逐步有效的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使全体员工能够在地铁发生火灾的时候做到做到紧急预案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1]罗一新.关于地下铁道火灾防治措施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07):70 -73.

[2]刘浩江.地铁火灾的成因、预防和处置[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05):48 -50.

[3]孙文海,李斌兵.地铁火灾应急预案的制定[J].武警学院学报,2010,(4):16 -17.

猜你喜欢

消防队预案车站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车站一角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