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以沧州市主城区教育专项规划为例

2015-08-15王金良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伟信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07

江西建材 2015年13期
关键词:服务半径居住用地沧州市

■杨 婷,王金良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伟信(天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

教育乃民生大计,在目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完善教育设施的布局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当前城市发展状态下,如何合理地布局教育设施,是社会公平的前提,是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础教育及基础教育设施的涵义

基础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指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等教育指初中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本文研究的是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的教育设施规划。

2 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标准解读

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SO18O -93,2002年版),由国家建设部主编。目前对城市中小学校的规划布局其主要规范作用。该规范发布时,城市用地分类采用旧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 -90),中小学用地属于居住用地,是作为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其配建水平是按照“千人指标”进行,即按照每千居民所需的建筑和用地面积作为控制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应按照服务半径布局。规范规定幼儿园服务半径为300 米,小学服务半径为500 米,中学服务半径为1000 米。该规定在人口密度及阶层均值化的情况下可行,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社区日趋老化,而城市蔓延产生新的社区。上学适龄人口密度不一,单用同一标准来布局,并不合理。老化社区,人口出生率低,本着保证学校规模,避免出现“麻雀”学校,节省国家资源的目的,此类城市区段学校布局应扩大服务范围。再者,适当扩大服务范围,也为后面所讲的控制单元弹性控制法留有弹性空间。这个方法对学校的分期开发提供灵活的可能性。

另外该规范还有问题,中学均为完中。事实上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行为能力不同,对学校服务半径的要求也不同。初中毕业后学生有的上职业学校等,有不上高中的可能性。因此高中和初中的密度、服务半径均应有所不同。再加上现在很多城市初中免试入学,按居住划片进入,而高中则是考试入学。这样的制度让初中和高中的生源大为不同。因此,规范应提供独立式高中和独立式初中的布局规范,而不应该一刀切。

3 基于问题导向的规划方法

3.1 指标体系优化及评价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学校资源的集中,服务半径方面相对规范,应该做一定调整。独立高中的服务半径可以控制在1500 米以上。以山东省沧州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为例,小学的服务半径定为500—1000 米,初中的服务半径定为1000—1200 米,高中的服务半径定为1500 米以上。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教育设施的布点和规模,主要通过千人指标进行配置。沧州市各个片区的社区存在极大的差异。包括开发强度、人口结构。随着新区的建设和旧区的老化,这种差异性会愈加明显。因此应该参考《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通过社区人口结构进行人口出生率的预测,通过适龄就读人口数占服务片区居住人口总数百分比,进行计算。参照国家相关规定,通过沧州市教育部门多年的管理经验,小学生占居住总人口比例一般为0.066,中学为0.033。以该值为平均值,在规划中根据周边社区具体情况,老旧社区的比例应该做一定下降,新社区人口应该做一定量的上浮。通过数值的灵活性,在控制单元内进行弹性的指标控制。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考虑沧州市近年快速发展,人口机械化增长迅速。因此对部分目前为城市边缘区,未来将过渡成为城市新区的地方,由于外来人口迅速增加,个别外来人口集聚区中学的学生人口数应追加外来人口的3%的学生数,以求教育平等。

教学规模主要体现在教学班个数及每班人数上。教学班的设置主要依照国家规范,取合理范围内的较大规模的班级数。在城市新区,按照国家标准的班级规模,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应结合沧州市情况有所突破,实现学校的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每班学生数量、人均占地面积,基本按《河北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制定学生人数。考虑未来沧州市尤其是城市新区存在较大的人口变动,且新区和老区存在差异。因此每班人数制定取值区间,也便于控制单元的弹性控制。

学校班级规模制定以《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为蓝本,结合河北省基础教育设施标准进行调整。学校用地规模指标根据学校班级规模、人均占地面积标准按照河北省基础教育设施标准计算得出,高于国家标准。

3.2 布局规划方法——控制单元内弹性控制

控制单元具有引导性,具有刚性和弹性两方面控制的性质。刚性控制体现在学校数量控制上。弹性控制表现在对学校项目的位置弹性控制。尤其是在城市建成区,学校周围的城市用地在用地性质和产权上不易调整,资金难以一步到位,包括现有学校资源整合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单元内新建学校为了便于控制管理建设所选为模糊位置,具体位置根据实际开发建设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但不能超出控制单元的范围。

控制单元内学校数量为确定数量,每个学校规模为经过计算的准确规模。建议建设时候按给出条件建设,确实个别学校有困难的应在本单元内用其他学校补齐。个别中学规模需要调整的在相邻中学内补齐。

(1)控制单元控制原则:①根据人口规模确定的学校规模、用地、总建筑面积等相关指标;②新建学校具体位置满足最大可能性覆盖缺乏设施的住宅用地;③控制单元内学校数量不得增减;④新建学校位置可在控制单元范围内做适当调整,调整位置不得超过控制单元范围。

(2)控制单元划分原则:①城市河流;②城市铁路;③城市主干道(80 米宽道路)。

(3)单元内人口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元划分与总规居住片区划分一致的情况。该单元的人口总数直接从总规居住片区人口容量得来。另外一种情况是单元划分与居住片区划分有所偏差的情况。则依据总体规划对所占居住片区人均居住占地面积的数值,取其均值。该根据单元内居住用地面积,从而得出规划控制单元内人口的数量。

分另个层面控制,控制单元层面和学区层面。一个控制单元包含若干学区。

①控制单元层面

·A 控制单元人口数量=A 控制单元居住用地面积/A 控制单元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A 控制单元内小学班数=A 控制单元人口数量* 小学生占居住人口比例(可取近三年内的人口出生率平均值)/每班人数。

·A 控制单元内初中班数=A 控制单元人口数量* 初中学生占居住人口比例(可取前5 -8年人口出生率平均值)/每班人数。

②学区层面

·小学A-01 学生数量=小学A-01 招生片区内居住用地面积/A 控制单元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小学生占居住人口比例。

·初中A-01 学生数量=初中A-01 招生片区内居住用地面积/A 控制单元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初中学生占居住人口比例。

(注:招生片区的划定主要依据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周边道路)

4 结论

教育专项规划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属于迫在眉睫。而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规划。希望能够通过规划师之手对基础教育空间布局有一个科学的操作。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社会制度、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的深层次变革,规划空间布局只能在一定层次起到优化提升的作用。

猜你喜欢

服务半径居住用地沧州市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19万个北京充电桩建设提速充电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和人均居住用地研究
临沂市主城区居住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
电子商务冲击下城市分区中心商业中心的服务门槛人口与居住密度研究
2008年—2014年赣州市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研究
基于街区的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