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应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2015-08-15吴建平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福建平潭350400

江西建材 2015年17期
关键词:村镇文明规划

■吴建平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福建 平潭 350400

近年来,各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严重滞后,各地普遍存在规划布局散乱、基础设施短缺、生活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村容村貌落后的问题。面对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确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村镇规划建设原则,提高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1 前言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良性循环以及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国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且大力倡导构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及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蓝图以及重要依据。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管理需要坚持保护生态与农村、保持村镇生态循环、尊重自然、传承乡土文化以及坚持分类指导等思路与原则,坚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项目及村镇整治规划编制先行的工作方法,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真正提高村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进而推动村镇建设的全面发展。

2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重要思路与原则

2.1 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思路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管理首先要体现保护生态与农村的理念,村镇建设规划不同于城市规划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村镇原有的自然资源形态,确保村镇的发展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形成多元化的共生关系。其次村镇建设规划管理要保持村镇生态循环,建立一个土壤、水及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应当成为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主要目标,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仅可以满足村镇居民生理健康的需要,同时还能吸引外来人下乡旅游休闲。

2.2 村镇建设规划的原则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之路。首先要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进而带动周边农村的全面发展,在建设规划村镇时,要坚持统筹兼顾与保护生态资源原则前提下,充分挖掘每个村镇的优势资源,逐步推进,尊重自然,注重保护农业与生产用地;其次要坚持使用技术推广,要最大程度上应用和原有生态循环链相适用的环境保护技术与能源供应方式,着力强化可再生能源系统建设,比如利用村镇丰富的农业残渣及猪粪,兴建沼气池;坚持空间与功能的有机混合,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村镇建设规划不能完全依照城市建设规划的模式,要体现生态的特色;要传承乡土文化,要尊重与保护村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营造文化的氛围,还能够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农家乐”是展示这一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最后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村镇建设规划要结合当地村镇的具体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地挖掘当地优势资源资源与人才资源。

3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的方法措施与制度建设

3.1 村镇建设规划的方法措施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方法与传统的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方法相比较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中,要坚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项目及村镇整治规划编制先行的工作方法;其次要坚持村镇整治的底线,比如不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不随意填埋水塘,破坏自然水系统;不盲目破坏村镇道路,埋下交通隐患;不随意破坏具有历史价值的村镇遗产;最后要重点加强村镇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居民安全、农民建房、村镇道路硬化以及优先发展重点村镇等工作。其中村镇随意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已经严重影响到村镇的“容貌”,生态文明的村镇建设规划要将公共卫生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强化村镇生活环境治理。在农民建房的过程中,要严格建房的审批管理,做好建房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对村民申请建房户,严把审批关,严格履行申报手续。对违规审批或不按规划建房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规范建筑市场,加强对建筑队伍的管理。

3.2 村镇建设规划的制度建设

在建设规划管理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村镇时,制度机制是保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村镇建设规划坚持生态文明之路。首先要确保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制度化和规划化,加快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推进村镇建设规划的有序实施;其次要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政府职能,不仅要构建完善的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机构,同时创新基层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和服务的机制,进而提高村镇建设的科技水平与组织水平;构建村镇建设规划的民主管理机制,在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广泛动员农民参与,发挥其主体性,一些重要的决策必须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建议,做到公平、公开及公正;最后要改进村镇建设规划多方参与制度,要鼓励结对帮扶,依据村镇整治近期目标与农民的意愿,帮扶单位为农民提供实际的帮助,同时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各自职责。

生态文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检验。

猜你喜欢

村镇文明规划
请文明演绎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漫说文明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对不文明说“不”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文明歌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