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效益分析——基于绿色发展视野

2015-08-15汪丽萍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

汪丽萍

(青海民族大学思政部,青海 西宁81000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既是国家构筑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 又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西部农牧区受资源要素、 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通过积极发展以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特色经济新型产业形式,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形成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局面,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地区发展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内蒙古、西藏和青海三省为例,考察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依据,对特色经济的发展特点效益进行分析。

一、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政策环境与技术优势

特色产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产业。 特色经济是指一定区域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技术为主导、以特色产品为核心的一个系统工程。 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是对区域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因素的正确认识,更是宏观决策层及涉农部门政策、制度和科技支持的结果。

(一)从指导思想上看,近年来,党中央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并重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支撑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应对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全球性发展矛盾和难题。从产业发展政策看,近年来国家鼓励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所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就是对以往粗放式经营、 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为代价、小农业为主的传统农牧业经营模式的反思与突破,是基于地区实际贯彻落实党中央科学决策的创新性探索。

(二)科技和制度支持的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认为, 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 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成熟制度及其操作经验,通过政府政策诱导和支持,并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可以使经济发展得更快。“后发优势”具体表现为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优势、制度学习和制度模仿优势、结构转换优势、社会意识优势等。西部农牧区首先重视种养殖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极大地提升了特色农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优势。如青海西宁市2011 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引进国外科技与智力的试点城市, 通过项目建设和示范作用,技术服务涉及到农村蔬菜栽培、土壤改良等方面[1];青海油菜育种和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通牦牛、青海细羊毛、半细羊毛和柴达木绒山羊被认定为国家级畜禽新品种。 其次,重视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 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政绩考评机制,积极宣传绿色生产观和绿色消费观,各级基层地方对农牧区工作的指导、协调、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极大地推动了特色经济产业的培育与壮大。

二、西部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

西部三省区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中, 非常重视培育本地方特色产业体系。 内蒙古发展了绿洲肉羊业、特色林沙产业、粮食饲草料、中药材、绒毛皮革、绿色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绿色环保产业及加工业;西藏发展农业特色种植业(高原特色粮油作物、蔬菜、藏药材、特色水果及林下资源开发等)、白绒山羊、藏猪、藏鸡等畜禽养殖业、特色旅游业、民族手工业、藏文化产业等;青海重点发展了高原特色种植业(粮食、马铃薯、油菜、蚕豆、蔬菜、花卉苗木、中藏药、饲草、果品、沙棘、枸杞等)、冷水鱼类养殖、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民族纺织业及手工业等。 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背景,是发展理念上的变革与创新,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这是根据地方实际对经济结构的科学调整。 西部独特的地理地貌、生态环境、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最大的地区特点和区位优势,农牧区特色经济的发展与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着密切关系。 各地农牧区立足于地方生态、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节约、高效、可持续地利用资源,将传统农牧业发展成生态、高效、特色农牧业;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和特色手工技艺,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文化等产业;发展特色加工业、现代服务等产业,构建了农牧区现代、多元和特色产业格局。

(二)特色农牧业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首先,逐步建立和发展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农牧业品种资源好,通过逐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并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农牧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提高。 如内蒙古2010 年就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86 家,28 个农畜产品加工品牌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154 个,成员达9.5 万户,是全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2]。

其次, 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逐步提高。 通过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协会和农户的产业协作和利益连接机制,农牧民就地就近非农就业也有了更多机会和便利条件。 如农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十一五” 期间全区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的纯收入2677 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8%[3]。

再次,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建设步伐加快。通过标准化种养殖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认证等标准化体系,积极开发无污染、无公害特色农畜产品,打造“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精品品牌,参与农产品国内外流通和竞争。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知名品牌有伊利、 蒙牛、 鄂尔多斯和小肥羊等,2010 年农畜产品的加工率已达到52.3%, 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农畜产品销售难问题[4]。青海有“雪舟”牌牛羊绒、“藏羊”牌地毯、“可可西里”牌牦牛肉等,延长了产业链条并提升了农畜产品附加值, 提高了农畜产品知名度、竞争力和农牧业经济效益。同时也重视建设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强化市场信息服务,逐步健全市场运行规则。

另外,特色农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近年来,重点推广特色作物栽培、农作物和畜禽良种工程、饲养和疫病综合防治、旱作节水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等先进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农牧业科技含量。

最后,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农牧民是特色经济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所以提高其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是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的基础性工作。 青海近年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能力提升班、 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班、 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人员培训班、冷水鱼养殖和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动物防疫检测技术等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培训,截至2012 年底,已开展各类培训班470 期,培训人数2.1 万人,掌握技术的2 万多农牧民通过牧草加工、 养殖劳务获利200多万元[5]。

(三)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根本,走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之路。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坚持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并重,科技和投资的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和投资在特色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 农牧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高,重视资源、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新型产业在结构调整、科学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都充分体现出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和实质性探索, 也是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理论认同和实践追求。例如,内蒙古近年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继续调整农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以绿色品牌为主的农畜产品产业化, 把自治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绿色产品开发区。

(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由于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步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西部农牧民文化和生产经营技术水平较低、积累有限,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开展第二、第三产业的能力与经验不足,所以,农牧区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落实、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更多地依靠政府的主导、引导和支持。 地方政府充分把握国家实行西部开发, 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创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优化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等措施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断提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发挥了政府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效益评价

西部地区通过发展农牧区特色经济,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有利于构筑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利于优化农牧区经济结构、 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最终目标是以人为本,形成经济和社会财富增长、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改善,生态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赢局面。

(一)西部农牧区特色经济的经济效益。 通过发展一批对区域经济具有带动作用的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名、特、优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了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 农牧区特色产业生产效率提高、特色产品品种丰富、产量增加、质量不断提升;对地方乃至全国农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农牧民就业及收入来源多元化且快速增收; 另外由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牧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增幅比较明显,来自于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增多。 如青海油菜单产居全国之首,特色种植面积达到80%,农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2010 年内蒙古牛奶、羊肉、绵羊毛、山羊绒等农畜产品产量、奶牛存栏、人均占有鲜奶量就居全国首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在西部省区市保持第一[6]。 2013 年蒙、藏、青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596元、6520 元和6196 元,分别增长12.9%、14%和15.5%,继续高于全国12.4%的增速[7],尤其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并缩小了与全国的差距。

(二)西部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生态效益, 提高了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发展特色经济在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正在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青海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从传统、粗放、低效发展模式转向集约高效经营,有利于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 西藏通过发展特色农牧业,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突出,通过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落实投资48.2 亿元,305 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28 个乡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等28.3 亿元[8]。 西部生态环境得到治理,湿地水资源、物种多样性得以保护,森林覆盖度增长,绿色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特色经济发展在满足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等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方面也正在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西部农牧区特色经济发展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效益。

逐步培育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意识。 特色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以及各地区广泛的宣传教育, 纠正了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或者顾此失彼的传统思维,认识到西部地区保护好资源环境就是把握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理念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大农牧区和农牧民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不断增强。

促进了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农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由于开展了游牧民定居、 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移民安置、生态工程建设、农牧区科技教育与培训等配套建设项目,既对特色经济发展发挥了支撑作用,也促进了农牧民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和农牧区社会事业的进步。 农牧民重视科学技术,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正在得以提升。

总之,西部农牧区发展特色经济,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重视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科学合理地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 文化和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实现农牧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的提高和农牧区社会面貌的改善,这是一条农牧区绿色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创新之路。 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1]西宁市被科技部确定为引进国外科技与智力试点城市[N].青海日报.2011.10.9(1)

[2][6] 奋进中的内蒙古农牧业.[EB/OL]. 中国农业信息网2011.9.16http://www.agri.gov.cn

[3][4]张五四.《共同富裕中建龙头[N].农民日报,2011.5.4(2)

[5]青海冬春季农牧业科技培训拉开大幕 已开展470 期[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2.12.5.http://www.gov.cn

[7]内蒙古自治区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农业新闻网,2014.1.21.http://www.farmer.com.cn

[8]2013 年各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汇总[EB/OL].中国经济网.2014.2.25.http://district.ce.cn

猜你喜欢

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西藏农牧区户用沼气发展的思考
农牧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对症下药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山南地区农牧区防雷现状和对策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西藏农牧区妇女健康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