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背景下高校党建管理研究
2015-08-15孙卓
孙 卓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24000)
一、前言
自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以来,高校党建管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突出的成绩, 然而随着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工作对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党建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原有的党建管理工作方式并不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创新高校党建管理已然成为高校应对世情、党情、国情变化的必然选择。 因此,系统地对高校党建管理工作创新问题进行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实践证明,以“中国梦”的思想来创新高校党建管理工作,有利于使高校党建工作焕然一新。 本文尝试研究“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党建管理,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党建管理
2.1 关于“中国梦”的思想理念
2012 年11 月29 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思想。 习近平主席明确定义“中国梦”,即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只要努力,就要满怀信心地实现这个梦想。 由此可见,“中国梦”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目标,即实现国家和民族振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最大限度地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的经济实惠。 毋庸置疑,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趋向, 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灵魂,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 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关键在党”,这是大实话。高校是培育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在“中国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党建管理工作,对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中的共产党员是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除了在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合法利益, 不得谋取任何私利和特权。 这是坚守“中国梦”的重要原则,也是涉及党和国家能否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 在开展党建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反对和克服任何特权思想和现象,以国家和民族振兴为己任,争取“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2.2 “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党建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我们党肩负着领导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 “中国梦”的提出也明确了党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高校创新党建管理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2.2.1 实现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理论创新
众所周知,理论是旗帜,是方向。 实践只有依靠先进理论的指引,才能获得最大的实效,也避免走弯路。 习近平主席在提出“中国梦”思想时明确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但是需要一段时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艰辛努力和辛勤劳动。 这也就是说,要想顺利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一段艰辛的道路,实现“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必须借助先进理论的指引, 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作为高校党组织,一是要注重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党建思想与高校工作的结合,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促进学生党员理论知识的提高,着力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 二是要继续办好业余党校,遵循划分层次、确定目标、共同提高的原则,加强对党员的深入教育,搞好对入党积极分子和进步师生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理论培训,并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如今,不少高校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党建理论,比如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这些学校不断汲取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党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深入本校实际进行深入探讨,创新党建理论,这是值得赞赏的好现象。
2.2.2 实现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
2013 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再提“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同时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在习主席的讲话中,“人民”、“制度”成了“中国梦”的关键词。 确实,在“中国梦”指导下开展高校党建管理工作, 离不开制度的重要作用。 制度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基本建设,是治党、治国的根本之策。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在“中国梦”指导下的高校党建管理工作要有活力,要富有成效, 必须有良好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 党建工作制度和机制创新,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精神和原则要求,从高校党建工作的全局性出发,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健全党内制度,形成相互配套、紧密衔接、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重点是要建设以下六项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党员的思想与时俱进,方可带动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二是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群众是党员开展工作的坚强后盾,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才能实现党建管理工作的宗旨;三是建立健全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校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长效机制。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 五是建立健全高校“双培养”的制度。 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声;六是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支部指导员制度,指导员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党员做好榜样,促使他们不断获得进步。
2.2.3 实现高校党建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
随着高校地位的提高和功能的扩展, 高校将承担更为繁重的任务,再加上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当前的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形势背景下, 党建管理工作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特别是在“中国梦”的指导背景下,高校的党建管理实践工作更应该被提上议程,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恪守“中国梦”的指导理念。 毋庸置疑,在“中国梦”思想指导下开展高校党建管理实践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 从实践方面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营造社区政治文化氛围,实现大学生党建阵地进公寓的延伸,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支部,有利于党的组织、 党的工作切实有效地覆盖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对学生党员的管理教育和学生党外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积极探索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保证学生社团的社会主义方向,鼓励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社团在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三是高校党建要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开展网上德育教育,实现大学生党建阵地进网络的延伸,建立网上党组织,实现工作载体和手段的创新,有利于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程度, 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开辟和拓展社会党建工作的社会实践阵地,建立社会实践党组织,利用产学合作的条件, 把生产实习基地作为政治理论教学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共同育人的优势,使得党建管理工作避免“纸上谈兵”的片面性。
三、结束语
高校的党建管理工作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必须不断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这些新的特点和要求必然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产生实质性影响,高效党建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综合入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切实解决高校党建工作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问题,与时俱进,真正实现以党带校,促进高等学校的长远发展!
[1]金新;包杰;于泳;张永生;关于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宿舍的探索和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07 年05 期.
[2]于淑华;于德华;规模化培养条件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04 期.
[3]孙超;吴春梅;浅谈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年16 期.
[4]林烈青;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的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 年19 期.
[5]龚永刚;公办民营高校党建工作探析——以江苏省宿迁学院党建工作为例[J];民营科技;2008 年0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