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脚本理论下东北流行语之“必须的”语义研究
2015-08-15薛文思
薛文思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一、引言
近年来,东北小品、影视剧、二人转以及东北各大卫视娱乐强档在大江南北广泛传播,因其语言淳朴亲切、表演幽默生动、题材贴近生活等特点,继“哈日”、“韩流”、“港台热”之后,本土娱乐文化第一次获得了如此明显而持久的流行优势。东北方言作为这种娱乐形式的载体也逐渐深入人心,其中一些经典台词更是成为现代生活用于调侃的流行语。如今,青年人的口头禅“必须的”就是通过东北题材的电视剧流传开来的,被用于多种语境,其含义也更为复杂;可以说是东北文化和大众文化体现在语言上的缩影。
波兰语义学派创始人安娜·威尔兹彼卡认为,语言中的词汇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的文化模式,而且还反映了不同的心理世界。本文将对东北流行语中的“必须的”进行语义分析,意在揭示反映在东北流行语中的文化规约以及现代人推崇流行语背后的心理需求。那么,如何才能以简洁、客观、普遍的语言明确表达特殊语境下词汇背后所隐含的意义?这是跨文化语用学研究遇到的问题之一。以威尔兹彼卡为首的波兰语义学派提出的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是当代语义学的新范式,其中的“文化脚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语义学方法。本文首先对文化脚本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必须的”语义解释当中,试图通过普遍的语义基元将这一短语多语境下的含义客观而明确地解释出来,同时揭示这一特定社会的生活用语得以广泛流行的根本原因。
二、文化脚本理论概述
20 世纪70 年代初,波兰语义学派创始人安娜·威尔兹彼卡(Anna Wierzbicka)提出了自然语义元语言(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以下简称NSM)理论,初步构建了NSM 的理论框架。为避免语义解释的循环性和模糊性,提出了14 个非任意性的语义基元(semantic primes)并且探讨了根据化简释义(reductive paraphrase)进行语义分析的基本方法:试图将含有复杂语义的概念或词汇解释成简洁明了的概念或词汇(李炯英,2005:377)。90 年代后,语义基元的数量逐步增加,已由最初的14 个(Wierzbicka,1972) 增 至2006 年 的63 个(Goddard&Wierzbicka,2006:4)。
1994 年,威尔兹彼卡首次提出了“文化脚本”研 究 方 法(cultural scrip approach)(Wierzbicka,1994)。“‘文化脚本’是指利用语义基元元语言作为描述述媒介,将不同的文化规约、价值和话语习俗简洁地解释出来的一种模式化方法(Goddard&Wierzbicka,2004:153),是某个特定社团中被广泛认可的并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的文化—话语规约”(李炯英 赵文薇,2008:61)。文化脚本法可以把不同的话语习俗规范通过普遍的、存在于所有文化当中的语义基元简洁地解释出来,并且从内部(文化践行者的视角)进行分析,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干扰,使文化描述和语言描述的结合成为可能,进而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困惑。
文化脚本理论认为,脚本构成了语言和行为的解释性背景,个体根据这样的背景来定位自己和他人的行为(Wierzbicka,1999)。我们将试用这一理论对东北流行语“必须的”进行语义解释。
三、文化脚本法之“必须的”语义解释
随着“小品王”赵本山引领的东北小品、影视剧、二人转及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等媒体形式的全盛发展,全国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东北方言热”——一个又一个经典台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流行语,有的已然成为青年一代的口头语。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刘大脑袋(刘流扮演)的口头禅“必须的”。剧中,他带领饭店员工军训的口号就是“必、必、必须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必须的”已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用于表达“当然”、“一定要”等明确肯定的含义;也有将这一表达说成“必须的必”。在解释“必须的”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语义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必须”的本义进行界定和解释。
1.“必须”的语义解释
根据《古今汉语虚词大辞典》,“ 必须”为肯定副词。(一)表示事理上的必要性。可译为“ 一定要”,或仍译为“必须”。(二)表示确定无疑。可译为“必定”、“肯定”等。(三)表示情势上的必然性。可译为“必然”(1996:45)。第(二)种多见于古语,用于表达较为肯定的主观判断。例如:“我须知晁盖好生了得。又不知那六个是甚么人,必须也不是良善君子”(《水浒传》十八回)。
利用NSM 文化脚本法,我们试以“ 必须”(Y)为对象进行语义解释:
(一)if someone says to other people:“it is Y to do something”
this someone thinks it is good if these people do like this
this someone thinks it is not good if these people do not do like this
(二)[people think like this:]
I think it is like this
because I felt something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t is like this
I think you can know that it is like this
(三)[people think like this:]
I know that something will happen
not because I felt something
it will happen like this
because it is like this
而短语“必须的”则来源于东北口音的一种口头禅,发音时重音在“须”且音调自然拉长。通常用于回应对方话语、表达极其肯定的语气,有毋庸置疑的意思。因其语调风趣幽默可以瞬间拉近谈话者的距离,“必须的”是众多青年人的口头禅,又因这三个字可以掷地有声地表达哥们儿义气和坚定决心,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流行语,在东北地区尤其盛行,主要用于调侃、诙谐的语境当中。由此看来,“必须的”与“必须”在语用功能上似乎已不再对等,转而更多表示“当然”的含义,相当于英语表达中的“definitely”和“of course”;在语义上接近我们所列的第(二)种,即表示确定无疑的意思。
2.“必须的”语义解释
“ 必须的”最初是通过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传播开来的,是剧中刘大脑袋的口头禅。刘大脑袋是王氏集团管理层面的核心人物,虽不是王氏的家族嫡系,却因服服帖帖的顺从表现和善于察言观色的本领被王大拿重用。这类人物虽能力平庸却马屁频拍,善于揣摩上司的心理,迎合领导的口味,把老总的虚荣心抚慰得舒舒服服。能做到这一点,“抬轿子”、“ 喊口号” 那是“ 必须的”。“大脑袋”们虽无真才实干却自认为满腹经纶,常常是错误地高估了自己。一句“ 必须的”将“大脑袋”类型人物的权力欲望粉饰得完美无缺,难怪成为刘大脑袋应逢时必用的口头禅,“ 应和”也就变成了“迎合”。
通过对刘大脑袋类型人物的分析,在语用功能上我们可以把刘大脑袋式的“必须的”分成三类:(1)用于高估自己;(2)用于逞能;(3)用于迎合他人。利用NSM 文化脚本法,我们尝试对此类“必须的”进行语义解释:
(1)“必须的”(高估)
when I say something like this,I say:
I think that I can do this what I have not done before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 can do this and feel that I am good on this
(It happens not like what I have thought)
(2)“必须的”(逞能)
when I say something like this,I say:
I can do this
(I know that I can not do this)
I want you to think that I can do this
(It happens not like what I have said)
(3)“必须的”(迎合)
when I say something like this,I say:
a.I can do this very well
(I know that I can not do this very well)
because I know that you want me to do this very well
if you know that I can do this very well you will be happy
I want you happy
b.I think you think well
because you think it is like this
(maybe it is not like this)
if I think like this you will be happy
I want you happy
通过化简释义的方法,我们对刘大脑袋式的“必须的”进行了可能性描述。然而,刘大脑袋口中的“必须的”所传达出的意义似乎都是消极的,却为何为大众所喜闻乐道?研究发现,这与东北地域文化人格的形成和走向不无关联。
地域文化人格的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人格精神(钱穆,1994)。“东北人的文化人格是在一种原始而封闭的区域中萌生,又是在以游牧与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转化的大背景下成长与发展的”(张永文,2007:48)。在一块美丽富饶、毫无生存压力的土地上也就不免会滋生东北人尚武好斗、求大尚侈、不思进取、重情轻理以及权力中心等消极的文化人格。然而在这片黑土地上,也正如我们所深知的,东北人同样拥有豪爽大气、慷慨热情、善良淳朴、重感情、讲义气的积极文化人格。今天,期待转变的东北人正经历着从感性向理性飞跃、祛消极留积极的过程,这在现今东北题材的小品、话剧、影视剧所宣扬的主题就可窥见一斑。因而,刘大脑袋式的角色设定意在制造幽默后的讽刺以及欢笑后的警醒,其经典台词也就自然成为人们用于调侃、制造轻松与诙谐的小插曲。久而久之,这一特殊语境下产生的话语因使用者的改变其语用功能也逐渐由消极变为了积极。
3.“必须的”语义演变及解释
通过比较与分析笔者认为,“ 必须的”除上述三种消极含义外另衍生出(或本来具有)两种积极含义: 即智力含义(intellectual, 等同于“that’s right”) 和用于鼓劲的含义。智力含义一般“用于‘that’s right’的表达中,是在交谈中对别人的话语作出回应,表示认可”(Wierzbicka,2010:xii)。利用NSM 文化脚本法,我们试对这类“必须的”进行语义解释:
(4)“必须的”(回应)=
a.if someone thinks that it is like this,this person thinks well
b.if someone thinks that it is not like this,this person doesn’t think well
c.it is like this
d.people can know that it is like this
(5)“必须的”(鼓劲)
when I say something like this,I say:
(maybe it will not be like this)
a.I can do this very well
b.people can do this very well
c.it can be done very well
d.it can be like this
(because I want this happen)
四、结语
以威尔兹彼卡为代表的波兰语义学派所提出的文化脚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性的,在描述时也不免会掺入描述者的主观意愿,但其倡导用普遍性的元语言来探讨交际中的跨文化差异是具有明显优势的。通过NSM 文化脚本法的应用实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词汇语义的演变过程中,“ 必须的”与“必须”在语用功能上已不再对等,“ 必须的”更多表示确定无疑的含义,并因语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义效果,主要有消极和积极两类含义。其中,积极含义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主要用于肯定对方话语、为自己和他人加油鼓劲的语境,已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调剂生活的小插曲。
东北方言类的娱乐形式之所以能红遍大江南北,其语言魅力不可小视。“东北方言在发音上与普通话相似,它的实在性、幽默性、生活化使得它广为流传,被普通大众接受”(王悦,2012:144)。加之东北剧以纯娱乐为主,受众较广,借用其中的经典台词势必使人联想到当时的喜剧情景,转而产生喜剧效果,令人忍俊不禁。于是,在这个追求精神享受、快餐消费的时代,恰恰是来自黑土地的东北娱乐文化为自身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东北流行语也为自我隔绝、压力重重、渴望返璞归真的现代人带来欢笑、拉近距离的同时,感受到乡土情结所获得的些许清凉和慰藉。
[1]Goddard,C.& Wierzbicka,A.Culture Scripts: What are They and What are They Good for[J].Intercultural Pragmatics:Special Issue on Cultural Scripts,2004:153.
[2]Goddard,C.& Wierzbicka,A.A Semantic Primes and Cultural Scripts in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In Farzad Sharifian and Gary B.Palmer(eds).Applied Cultural Linguistics: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6:4.
[3]Wierzbicka,A.Semantic Primitives[M].Frankfurt:Athenaum,1972.
[4]Wierzbicka,A.“Cultural Scripts”:A Semantic Approach to Cultural Analysi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In Bouton,L.and Kachru,Y.(eds).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C].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94.
[5]Wierzbicka,A.Emotion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M].Oxford:OUP,1999.
[6]Wierzbicka,A.English:Meaning and Culture[M].Oxford:OUP,2006/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10:xii.
[7]李炯英,波兰语义学派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第37 卷,第5 期:377.
[8]李炯英,赵文薇.文化脚本: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语义学方法[J].外语学刊,2008(4):61.
[9]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4.[10]王悦,东北方言与二人转[J].戏剧文学,戏剧艺术类月刊,2012(10):144.
[11]张玉金主编.古今汉语虚词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