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5-08-15古学斌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古学斌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其研究并非纯粹只是为了研究而做研究,理论建构而建构理论,而是为了实践而研究,这正是社会工作知识的本质,与其他学科分别之处。近年来,学术内部不少具有反思力和批判精神的学者开始提倡学术转向,他们致力寻求与实践联结的研究方法,希望研究的产出能够对政策提出实质性建议,能够为实践和行动带来指导意义,甚至希望我们的知识活动(包括研究本身)能够更好地改善现有的实践,从而更好地服务社区和民众。
本栏目刊发的四篇文章,作者均是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工作项目基金”:“有我在伴-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组成员以及项目督导。其中《为何做社会工作实务研究(practice research)》一文,从目前社会工作研究的困境以及社会工作研究的本质与定位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什么是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以及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关注与行动步骤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访视:内容、技巧与伦理》一文,则是项目组成员在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对家庭访视环节的访视内容、技巧与伦理要求等方面的实践与反思;《政策实践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服务》一文,则从政策实践的视角,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服务的实践路径,认为政策实践介入可以有效弥补目前社会工作在介入留守儿童服务项目上的不足;《驻校社工在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作用》一文,则是项目组的驻校社工对自己服务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在此基础上并尝试进行理论提升,以期探索驻校社工在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
通过刊发这组实务研究论文,以期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本土实务探索和理论研究,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