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2015-08-15杨伟
杨 伟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一、公民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意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公民”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的奴隶民主时期,是指“属于城邦的人”,他们参与城邦公共管理事务,同时承担守卫城邦的责任。古希腊“公民”的概念既反映了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民享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规定的义务,同时又反映了公民之间的关系,即公民之间相互平等的一种关系。
公民意识是一种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公民意识所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等基本内容。伴随着网络的产生,大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自觉参政议政,参与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热情日益高涨。这种高涨的热情,无疑会极大地激发公民意识。我国大学生的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作为“准公民”未来公民社会的主体,是网络参与的最活跃群体之一。在网络活动中,大学生在某些案例中传播着正能量,在很多网络热点事件中却传播着负能量,如山西地震谣言、“抢盐风波”、“蛆橘事件”、“皮革奶粉”等就是明显表现。因而,要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发挥网络对公民意识的积极作用。
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挑战
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同时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困扰着他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这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产生一定冲击。
(一)网络环境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导致大学生独立意识迷失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深深地渗入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方面面。它有着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体现为拥有的信息资源可以全球交流共享,打破时空局限。大学生只要把电脑、平板或者手机联入网络,就成为了互联网用户,接触到多元的思想,只要他们愿意,便可以在网络上接受信息,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在扩大了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不良信息也蜂拥而至。部分大学生虽然知识水平较为丰富,但思想还不够成熟、阅历不够丰富,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这对于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网民主体的虚拟性和随意性,导致大学生规则意识缺乏
网络是一个区别于真实环境的虚拟空间,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身份、行为、目的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一方面给了网民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因网络监督滞后,助长了个别缺乏自律者的侥幸心理和放纵心理。大学生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一方面,作为网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长,民主参与意识更为强烈;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会把现实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带到了网络中来,任意地攻击、侮辱他人。他们在网络空间使用粗俗语言、有意无意制造或传播谣言、浏览色情网站、肆意发泄私人情绪等不文明行为也是时有发生。在参与网络活动中忽视社会后果,社会责任感淡漠,显示了部分大学生规则意识的缺失。
(三)网络舆论的从众性和围观性,导致大学生参与意识错位
近些年来,互联网速度加快,平板电脑和手机智能升级可以快速连接网络,大学生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中。大学生在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件主要表现为围观、转发或者发布信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比较感性化,有明显的从众心态。另外,对于不熟识的求助,多数大学生仅仅是转发或者旁观,给社会带来的是冷漠。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虚假的网络信息经常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转发也加快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前些年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山西“地震恐慌”,反映出大学生错位的参与意识。
三、基于网络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对策
(一)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主题网站,进行舆论引导
大学生作为网络世界最具活力的成员,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校园网络。我们应该根据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建设引导大学生成长的主题网站,改变传统的被动教育方式,在网上创建公民意识教育的网站,开辟公民意识教育专栏、设立公民意识教育论坛、建立信息互动沟通平台,在校园主题网站加大公民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结合高校学者、专家云集的特点,促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定期的网上互动,适时解答学生困惑,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负面新闻,增强其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公民意识教育中,用有益的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互联网知识的积极性,最大可能地抑制和消减网络的消极负面影响,发挥主题网站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引导作用。
(二)切实加强网络空间监管和法制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它消极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在确保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要加强网络传播的引导和监管,对不当的言论、错误的观点要加以引导,对虚假的信息要及时的证实、删除和说明,并形成相关的监管惩罚机制。同时,对于在网络环境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行为的,要用法律来强制规范。在结合已有法律的基础上,可以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专门法律法规,既能维护公民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又要对那些造谣诽谤、人身攻击及泄露国家秘密等具有较大社会危害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在网络环境中已越过道德底线且对他人造成较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要及时予以惩处,以净化网络环境和规范网络秩序,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网络新媒体环境。
(三)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公民意识,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的公民意识教育获得成效。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从班集体建设、社团发展、学生会干部的民主选举与监督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中,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共精神。大学生定期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三下乡”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强化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必须通过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1]李 健,王红卫.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
[2]唐亚阳,杨 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李爱国,李腾达.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11,(7).
[4]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