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及启示

2015-08-15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纯洁性中央苏区时期

李 敏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党建重要目标。中央苏区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局部条件上执政并掌握了政权,针对当时复杂的革命形势和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有力的推动了党的纯洁性建设,为以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新时代下的党的纯洁性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迫切要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在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直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这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条件下的处境都异常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物资极其匮乏,斗争环境艰苦,影响了党在思想和组织上的统一。中央苏区时期,位于西部落后偏远山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物质生产条件恶劣,物资极度匮乏,再加上国民党发动的残酷围剿和地方敌对势力的破坏打击,广大军民和各级苏维埃政府生活异常艰苦。虽然我党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发动的四次“围剿”,但自身人力物力也损失惨重,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更加剧了苏区的困难。当时中央苏区粮食产量很低、供应特别紧张,1932年的天灾又使得粮食大幅度减产,苏区经济近乎崩溃。在这种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一些人逐渐萌生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右倾悲观主义思想,并逐渐失去了对中国革命的信心。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军民思想的混乱,削弱了军民的革命斗志,严重影响了党内团结。

第二,部分党员信仰不坚定,宗族观念、个人主义和地方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严重。旧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十分弱小,为了壮大充实革命力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我们党选择了接纳和吸收大量农民和部分小资产阶级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1927年党的五大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所占的比例为35%左右,到1930年骤升到80%左右。虽然他们的革命热情高涨,但是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还不够,对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认识不清,造成了宗族观念、个人主义、地方主义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扩散。一些党员为顾全自己满足个人私欲而不顾他人,甚至去损害他人的权益。个别党组织不以大局为重,各地方的工作得不到沟通交流,但凡好事均以自身为主、为首,影响了党组织的团结性,从而削弱了党的战斗力。

第三,大量投机分子混入党内,使党的纯洁性受到严重损害。1928年下半年,根据地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党员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至一万人以上。但由于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程序和标准且过于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使得许多投机分子混进党内,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纯洁。一些投机分子不为大局着想,自私自利只顾个人和局部利益,完全不配合其他地区的斗争。一些人没有信仰贪生怕死,白色恐怖一到就纷纷倒戈沦为反动派的走狗,出卖党组织的秘密,捉拿党员同志,党组织因此受到了致命打击、遭到了严重破坏。所有这些都对了党的纯洁性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的主要经验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条件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纯洁性建设,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一)对党员开展教育培训

从思想上建党,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中心环节。在中央苏区时期,我党把马列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央苏区实际特点紧密融合在一起,着重从思想上加强党的纯洁性。为了壮大革命队伍,我们党大量吸纳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比如农民阶级与生俱来的落后、狭隘的小农思想。我们党要在量的基础上获得质的飞跃就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党内政治理论水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所有新旧同志们的头脑”。[1]此后,我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活动:一是上课集中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二是出版和编订各种小册子和其他材料进行思想宣传和学习;三是召开党员集体会议、开展党员座谈会;四是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示范作用。这些活动普遍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党性修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真正解决了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保持了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提高党员整体质量,增强党员队伍战斗力

1928年,我党吸取“八月失败”的教训,针对当时党员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开展了“九月洗党”的整党运动。但是中央苏区时期党员发展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违背了党的“先锋队和先进性”原则,简单认为并提出只有真正无产阶级的穷人才能加入共产党和每个穷人都应加入党组织,使得党组织对于其他阶层的爱国人士产生了排他性。有的地方的党组织极少注意到对新党员的基本训练和指导,很多群众都是只在组织上入党的“假党员”、“伪党员”,甚至对我们党根本没有了解。针对这种弊端和问题,党中央强调我党应该应不分阶层,吸收各个阶层、各个派别中的优秀分子。同时,党从组织上对党进行了新一轮的清洗整改,对那些思想意志不坚定的党员和混入党内的投机分子进行坚决清洗;严格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筛选,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培训,确保其先从思想上入党,而后才能在组织上入党;对全体党员进行重新登记,纯洁了党的队伍,增强了广大党员党性意识与责任意识,保证了革命任务的顺利完成。经过努力,党员觉悟得到显著提升,党的纯洁性得到了明显增强。

(三)保持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

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就特别重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在做工作时,要针对各个阶层的实际情况给以指导、区别对待,要平易近人,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群众,取得各阶层的支持。毛泽东对一些党组织“只偏重机关工作,犯了与群众隔离的错误”[2]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指正,明确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从群众的切身实际出发,考虑群众的现实需要,听取群众意见,增进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深入群众,保持吃苦耐劳的作风,引领群众为革命工作尽自己的最大力量;要为群众做实事,帮助关心每一位有困难的党员和群众。所有这些,都赢得了群众对党和干部的信任和支持,为苏区局部执政打牢了基础。同时,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一成立,就将反对贪污浪费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提上日程,调查并揭露贪污浪费行为,在苏区掀起了一场反对贪腐的红色风暴,处决了谢步陞、刘仕祥等贪污腐败分子,大快党心民心。[3]由于党的纯洁性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教育和惩处手段外,它还需要用制度来教育和约束党员。因此中央苏区1933年12月发布了我党的第一个反贪腐法令,此外还出台了多项反对贪污浪费等腐败行为的规章制度与法令。党铁腕反腐的决心在实践中得到了坚决的贯彻落实,纯洁了党的队伍,教育了党员和群众,推动了党的纯洁性建设。

三、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现实启示

中央苏区时期,我党对党的纯洁性建设做的初步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之后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科学全面的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对新时期具有重大意义。

(一)重视思想理论教育,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

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强调通过思想教育等各种形式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为保持党的纯洁性打牢了思想基础,强调了思想理论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4]因此,我党首先要切实把提高全党理论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兑现对党、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坚定理想信念,站稳立场、抵制诱惑;其次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经常的行为,经常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最后发挥先进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引领作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坚持注重提高党员质量,夯实党员队伍

党组织的战斗力与党员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一个优秀政党的建立并不完全依赖于党员数量的多少。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拥有党员最多的执政党,拥有八千多万名党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重大问题,就需要提高党员整体质量,引领我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方面要严把入口关,坚持“两推一公示”,组织党员和群众推荐,吸收各个阶层遵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思想觉悟高、愿意帮助群众为群众做事的社会先进分子入党,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党员的程序公正透明,严格遵守入党程序,不搞特权,对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同意加入党组织,对准党员、新党员、老党员都要进行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同时要敞开出口大门,及时把那些不符合党员要求、拖党组织后腿、丢我党颜面的腐败变质分子清除出党。最后,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员质量,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着在选拔党员入党中的职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对于失职者按规章制度给予口头批评、警告处分等惩处。

(三)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反贪肃腐

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领导人率先垂范,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凭借这种作风,我们党赢得了民心,获取了支持。这一经验表明:能否密切联系群众不仅关系到人心所向,直接关系到革命成败。如今,共产党已经从局部执政变为掌握全国政权的党,社会环境与当时的革命环境也大不相同,党更应该贯彻群众路线,切实为群众服务,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群众对党的信心;尽可能均衡各方面的利益,合理解决群众诉求,切实疏通好党中央和群众沟通的渠道;重视民生工程建设,确保群众事无小事,切实为群众谋福祉,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要切实提高党的干部的党性修养,各级领导机关要切实把人民当做国家的主人,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办实事,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

在中央苏区时期,党采取了严厉的反腐败措施,清除了党组织中的渣滓、蛀虫,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保证了革命的顺利进行,这一经验也应当为我们所借鉴。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同程度的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存在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腐败问题突出。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教育这些党员干部,通过经常性的反思来纠正自身的缺点,坚定信仰,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制定并完善规范党员干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党员行为,在选拔、考核干部时要完善和落实相应的制度规范,赋予群众监督举报的权力;借助大众传媒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监督党员干部,打击贪污腐败;对于贪污腐败分子绝不手软,坚决严厉打击,净化党的组织,纯洁党的队伍。

[1]老解放区教育资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13.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369.

[3]余伯流.中央苏区时期的反腐肃贪及其启示[N].人民政协报,2011-11-02.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4.

猜你喜欢

纯洁性中央苏区时期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
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
增强党章意识保持党的纯洁性 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