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及对策

2015-08-15马晓星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产区粮食现代化

马晓星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粮食主产区是指生产条件好,粮食产量高,生产具有比较优势,除区内自身消费外还可以大量调出商品粮的地区。”[1]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主要包括:河南、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安徽等13个省(自治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粮食作物i为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该区域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30%,耕地面积约占全国64%,农业人口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0%,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能够占到全国的60%以上,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

我国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禀赋较好,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进一步探索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形态,更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有益的内容。在实践上,是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具体的探索,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更是确保国家粮食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二、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市场导向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农业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制约,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现象大量存在,不但不能发挥出水利设施的有效作用,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播种面积较大,所以一旦遇到气候异常年份,极易发生农业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

“2008年,粮食主产区的受灾面积为22841千公顷,占到全国受灾面积的57.12%,成灾面积为13101千公顷,占到全国成灾面积的58.79%。”[2]根据在2011年3月九三学社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的建议》提案显示,我国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陈旧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大中型水库存在病险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异常气候年份的增加,极端天气的频发,薄弱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完全保障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正常农业生产,加快粮食主产区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2.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现代化的约束逐渐加强

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具备良好的土地、水分和气候等自然要素。自然资源条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形成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基本原因。自然资源条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严重。“据统计,1996年时我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耕地占有量是12.7亿亩左右,而到2008年时耕地占有量只有约11.7亿亩,减少了近1亿亩。我国粮食主产区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4%,从保证全国耕地面积18亿红线的角度来看,我国粮食主产区保护耕地的任务异常艰巨。伴随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也下滑严重。其次,水资源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不平衡程度加剧。以华北为例,地处黄淮海平原的河北、山东、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但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2008年以来多次出现冬春连旱,再加上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3.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人力资本供给不足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以及城乡之间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我国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情况尤为突出。以河南省为例,河南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也是第一劳动力资源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从1978年到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的总量从133万人增加到1411万人,已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50%多。”[3]而这种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给农村,特别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人力资本存量造成了威胁。

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劳动力的矛盾之处在于,越是具有高文化水平的人,越是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而留在农村的青壮年基本不愿意务农,又不愿意出外务工,而是闲置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高龄化,再加上新型生产技术的欠缺,导致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粗放,不能开展集约化生产,农业现代化建设路途崎岖。

4.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

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农产品是粮食,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性,再加上受粮食定价机制的影响,形成粮食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剪刀差”。最终导致粮食的比较效益和工业制成品相比较低,这就会遏制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扶植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是,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的矛盾。十六大以来,尽管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增加粮食直补等,促使农民收入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和城镇居民以及非粮食主产区农民相比,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和增幅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并且还面临着进一步增收难度逐步加大的问题。一方面,尽管粮食价格近几年出现了大幅增长,但是与之同期增长的还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导致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

二是,粮食生产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粮食主产区以种植粮食为主,利税的工业项目较少,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困难,出现了“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进而政府扶植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和遏制。由于粮食的比较收益较低,不能贡献过多的财政收入,而国家的一些支农惠农的配套政策还需要地方财政的支持,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矛盾。

此外,粮食生产的低收益率还会导致政府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会优先考虑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工业项目,从而减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不利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5.针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支农惠农政策亟待完善和优化

十六大以来,为了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对粮食主产区的有关支农惠农政策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优化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第一,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国家支农资金是中央针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拨付的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繁荣发展的专项资金。但由于当前我国支农资金的来源相对分散,中央多个部门,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国家粮食局、财政部等都有针对粮食主产区的支农资金。再加上各部委管理方式的不同,以及粮食主产区各地方使用资金过程中的监管缺失,导致国家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支农资金用到非涉农项目上,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利益和责任不平衡。我国的粮食主产区长期以来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利益和责任失衡现象突出。由于粮食主产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而农业的主要产品是粮食,再加上粮食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导致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偏低,地方财政困难。

第三,粮食主产区的利益流失严重。由于粮食主产区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弱;而我国主要粮食主销区产业结构中以工业为主导,且工业实力较强,处于优势地位。由于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现象的存在,导致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国内贸易中处于弱势。

三、加快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深化涉农领域改革,破除阻碍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弊端

第一,改革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可以在保留依法获得承包权的基础上,将土地的经营权通过合法途径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经营。土地流转能够打破家庭个体生产的这种效率低下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能够实施大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针对当前的不规范的土地流转现象,我国粮食主产区应进一步规模土地流转程序,严格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推进,明确流转的时间、费用等等。只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盘活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现有土地资源,开展大规模集中式生产,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都很大,同时农村金融还面临着资金流向城镇以及供需不平衡等严重问题。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等存量机构的改革,发挥商业性、政策性支农大银行的作用,着重培育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开放县域金融市场。”[4]另一方面,省市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涉农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银行国民经济“蓄水池”的作用,有效保障农业发展资金的有效供给,支持我国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

第三,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流通体制,保障国家粮食有效供给。首先,严格明确政府和国有粮食企业的权责关系。国家粮食主管部门是代表国家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环节进行管理的国家工作部门,不得参与具体粮食经营活动。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市场核心竞争力。国家粮食主管部门不得直接干涉企业具体经营细节,努力使国有粮食企业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其次,形成良性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要始终发挥市场在粮食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优势。“粮食价格由市场形成,政府对粮食价格由直接定价变为间接调控为主,通过价格保护或吞吐储备粮等经济手段和市场供求,促使市场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5]

2.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缓解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束缚

我国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位置。但是,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多数省份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以及耕地承载力不强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粮食主产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缓解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的束缚和制约,需要着重从以下环节入手。

首先,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要增加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6]其次,针对粮食主产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的现状,不断加快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进度,力求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投入,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7]再次,要逐步建立坚强的生态保护屏障。粮食主产区各省区要大力开展农村生态修复工作,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工程;同时做好平原绿化,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建立粮食主产区的生态保护屏障,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缓解自然资源条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力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平衡机制

由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农产品是粮食,加上粮食比较效益较低,以及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也需要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的支持,所以就造成粮食主产区的地方财政负担较重,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难度加大。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一种常态利益补偿机制,即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要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充分运用中央纵向与地方横向两级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着力解决好各环节利益分配,逐级建立产销双方利益补偿、共享与风险共担、分流的运作机制,实施粮食主销区用‘财政转移支付换取粮食安全’的战略。”[8]

首先,要改善优化全国性质的粮食风险基金,“同时改变省级粮食风险基金的配备比例(目前按中央和地方1∶1.5的比例配备),对粮产区应采取特殊的政策,对调出省外的部分应该由中央财政负担。”[9]以此,就会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粮食主产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其次,必须依据市场行情,合理制定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额度。由于我国当前的支农惠农政策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执行的,所以粮食主产区对粮食的相关补贴,就会随着粮食向粮食主销区的外调而流向粮食主销区,这就是所谓的利益流失。如果粮食主产区的流失利益长期得不到弥补的话,就会威胁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

最后,“在粮食主销区征收庇古税,建立粮食安全基金。”[10]庇古税是向产生负外部性的生产者征收的一种修正性税种,以补贴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在粮食主销区征收庇古税,可以形成一项粮食安全基金,然后再转移给粮食主产区政府。

4.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面临的一大考验。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多地少,农业在地方经济中的比重过大,同时保障粮食生产的任务繁重。破解“四化”协调发展难题,需要从土地、劳动力、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土地供应。在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土地已经成为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争抢”的生产要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农业发展、粮食生产必备的土地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在保障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从挖掘、整合现有土地资源潜力入手。既要保证工业用土地,也要保障城镇建设用地,必须解决好工业、城镇建设和农业用地之间的关系。

第二,统筹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所需的劳动力问题。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除了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争抢”土地资源的现实问题之外。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劳动者,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争夺的生产要素之一。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总体上劳动力富裕,但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分配不平衡等问题。这就要求,要继续提高我国粮食主产区城乡教育水平,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此外,还要坚持产城互动,以产业发展为契机,推动更多优质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

随着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不断转移,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高龄化现象突出,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技能,成为现代农民。其次,大力引进新型农业劳动力,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工人。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出台相应配套政策,使其为长期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优化资金在城乡和工农业之间的配置机制。资金在工业建设、城镇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离开了资金的强有力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如同空中楼阁。由于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资金的有限,决定了必须在城乡和工农业之间处理好资金的配置问题。首先,“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在农业市场体系、农产品监管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用财税金融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11]其次,我国粮食主产区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通过提高自身的经营方式转变、组织程度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最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出率。

第四,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产业化可以大大加快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应对自然、市场风险的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12]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实现农业信息产业化的过程中,要始终结合地方实情,以先进信息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农业产业链为对象,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逐步实现信息化,加速实现农业信息化。

总之,要加快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村金融以及粮食流通体制等领域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障碍。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从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型节能循环型农业等环节入手。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但要优化和改善相关支农惠农政策,更要建立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平衡机制,激励粮食主产区政府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最后,要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妥善配置好劳动力、土地,资金在城乡,工农之间的流动,统筹城乡工农发展。

[1]张利国,王慧芳.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演变探析[J].农村经济,2009,(9):40.

[2]赵 波.困境与突破:构建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

[3]施孝忠.河南省加速劳动力转移与保持农村社会生机和活力研究[J].农业经济,2008,(2).

[4]杜晓山.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支持“三农”改革发展[J].中国农村金融,2012,(6):17.

[5]赵予新,马文婷.河南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1):2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10]杨建利,靳文学.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平衡机制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2):133.

[9]孙艳霜,金盛红.粮食主产区:困境、希望、出路[J].吉林农业,1999,(8):5.

[11]刘斯斯.专访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维宁:加快中原经济区崛起探路“三化”协调发展[J].中国投资,2012,(1):81.

[12]刘自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探讨[J].河南农业,2007,(12):17.

猜你喜欢

主产区粮食现代化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珍惜粮食
边疆治理现代化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我的粮食梦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