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兴河黄寨段河道治理工程坝址区地质评价

2015-08-15渠继明

山西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液限坝址坝基

渠继明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概况

杨兴河黄寨段河道治理工程位于杨兴河中游,属黄河流域。杨兴河发源于太原东山北端牛金山东麓的孟家岭沟,流经阳曲县的大盂、黄寨、尖草坪区向阳店和阳曲镇,于尖草坪区北固碾村南侧入汾河。河流全长50.0 km,流域面积1398 km2,阳曲县境内流域面积1284 km2。杨兴河流经阳曲县城区西部阳曲公园,为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公园游赏品味,拟对阳曲公园内杨兴河河道进行治理。

工程治理段长0.6 km,河道宽14~15m,深3~4m,该河道于1997年裁弯取直,并于2005年筑浆砌石河堤成现状,浆砌石堤基埋深2.2~2.7m,平均2.5m。河道平时无河水流过,主要用于排流生活污水,流量较小,雨季略有增大。

工程拟设计一条坝用于拦水蓄水,坝顶及蓄水高程969.95m,坝基底高程965.50m,顺河道向坝基宽12.5m,垂直河道向坝长14.0m,设计蓄水量1.24万m3。

2 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处河道宽约14m,河谷地面高程为967.2~968.0m,地势较平坦,两岸地面高程971.2~971.4m,两岸高于河道底部3.2~4.0m。坝轴线方向N46°W。

坝基地层岩性上部为厚1.5m左右的河道淤积低液限黏土,软塑—流塑,含有砖石块。下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浅黄色低液限粉土,含水率为18.3%~32.9%,干密度 1.43~1.79 g/cm3,压缩系数 0.18~0.25 MPa-1,具中等压缩性;水平渗透系数 9.96×10-6~6.37×10-5cm/s,平均值 2.88×10-5cm/s;垂直渗透系数1.40×10-5~6.54×10-5cm/s,平均值 3.63×10-5cm/s,属微—弱透水性;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3~13击,平均8.6击,小值平均值为5.5击,修正值2.9~9.6击,平均值7.1击,小值平均值为4.4击,稍密—中密,上部呈可塑—软塑状,局部呈流塑,下部呈可塑—硬塑状。

坝址左岸为黄土台地,右岸较为平缓,左岸地层为上更新统冲积浅黄色低液限粉土,右岸为杨兴河Ⅰ级阶地沉积的全新统洪冲积低液限黏(粉)土、级配不良砾。坝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垂直补给。钻孔钻探时,终孔水位以下土层未完全浸湿,结合附近水井资料,分析坝址区勘探深度内存在两层地下水,地下水位分别为957m及966m左右,坝址主要涉及上层地下水,属上层滞水。上层滞水由上游向下游径流排泄。

3 地质评价

3.1 地基承载力

坝基地层岩性上部为0.5~1.0m河道淤积低液限黏土,软塑—流塑,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建议全部挖除,下部为上更新统冲积低液限黏土,顶部约1m左右,呈软塑状,结构稍密,承载力低,建议全部挖除。

据标贯试验,坝基低液限黏土修正击数小值平均值为4.4击,查表得地基承载力约130 kPa左右。据低液限黏土物理力学指标,考虑土样压密影响,查表得地基承载力为110 kPa。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原位测试结果,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综合考虑,坝基低液限黏土的承载力地质建议值为100~110 kPa。根据钻探及土工试验资料,坝基与闸接触部位低液限黏土层含水率高,较软弱,结合工程经验,坝基础底面与低液限黏土之间摩擦系数地质建议值为0.2~0.25。

3.2 地震液化

坝基持力层为上更新统冲积低液限黏(粉)土层,其黏粒含量为16.2%~21.4%,平均值17.7%,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初判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3.3 坝基渗漏

蓄水区蓄水后水位将抬高,由此可改变现有河道及两岸的水文地质条件。坝基表层淤积层工程性质差,建议清除,下部为上更新统低液限黏土,水平渗透系数9.96×10-6~7.98×10-5cm/s,平均值 4.24×10-5cm/s,垂直渗透系数 9.66×10-6~8.51×10-5cm/s,平均值 3.92×10-5cm/s,属微—弱透水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分析坝基渗漏量较小。

3.4 绕坝渗漏

坝址左坝肩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低液限黏土,属微—弱透水层,左坝肩该土层厚度很大,分析绕坝渗量很小,右坝肩主要为全新统低液限黏(粉)土、级配不良砾层,上更新统土体相对单薄,分析存在绕坝渗漏问题。主要渗水层为级配不良砾,渗透系数为9.5m/d,属强透水层,估算右坝肩绕坝渗漏量为78m3/d。

根据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建议对坝址区进行防渗处理。处理时,可与蓄水区的防渗统一考虑。

3.5 坝基渗透变形

坝基为上更新统低液限黏土,属微—弱透水性,蓄水后在坝上下游水位差产生的渗压作用下可能产生渗透变形。

3.5.1 渗透变形类型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低液限黏土属黏性土,其渗透类型主要是流土。

不均匀系数判别:坝基土样可根据ZK1号孔土样进行分析,其不均匀系数在10~20之间,其渗透变形类型可能是流土破坏或管涌破坏。

细粒含量判别:《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手册》中的细粒含量指粒径小于1 mm的颗粒所占整个土重的比例。据ZK1号孔土样颗分曲线,土细粒含量均大于35%,渗透变形类型以流土为主。

综上所述,结合同类工程经验,坝基低液限黏土可能产生的渗透变形类型以流土为主。

3.5.2 临界水力比降确定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低液限黏土孔隙比平均值为0.651,孔隙率39.43%,土的比重取平均值2.7,经计算,坝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流土型土的临界水力比降为1.03。

3.5.3 允许水力比降确定

安全系数取1.5,坝基土产生流土变形的允许水力比降为0.69,建议设计时坝基允许水力比降总体按0.69考虑。

3.6 临时开挖边坡

坝地基主要由低液限黏土组成,表层约1m,为河道淤积土,下部为上更新统冲积物。开挖时由于受岩性及其状态、坡高及地下水等的影响,存在边坡稳定问题。临时开挖边坡建议值:低液限黏土水上为1∶0.75,水下为1∶1.5。由于地下水位附近低液限黏土呈软塑—流塑状,基础开挖时易造成边坡失稳,建议采取必要的降水及边坡支护处理措施。

3.7 基坑涌水

坝基为上更新统冲积低液限黏土,具微—弱透水性,据本次勘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且河道中有污水流过,坝址坝基标高低于地下水位,存在基坑涌水问题。由于基坑岩性以低液限黏土为主,渗透系数小,故分析基坑涌水量不大,建议采取导流措施排走河道中水流,并采取基坑排水措施。

3.8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对工程区钻孔水样进行了水质分析,地下水属SO4-Cl-Na-Mg型水,HCO3-含量456.89 mg/L,SO42-含量 1030.63 mg/L,Mg2+含量 184.07 mg/L,Cl-含量656.01 mg/L,侵蚀性CO2未检出。工程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强腐蚀性,对混凝土中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目前河道中以污水为主,由于地下水中SO42-,Cl-含量较高与污水有较大关系,故河道中污水对混凝土、钢筋及钢结构腐蚀性更大,由于工程拟对污水进行专门治理,故此次未取污水进行试验,若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及钢结构的腐蚀性会有所减弱。综上分析,建议对钢坝及混凝土进行防腐蚀处理。

3.9 坝肩边坡稳定性

左岸坡为黄土台地,陡坡处有小型坍塌物,岸坡天然状态下一般稳定,但在暴雨冲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有可能产生坍塌,建议适当防护。

4 结论

坝基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低液限黏土层,主要存在右坝肩绕坝渗漏、地基土渗透变形以及地下水与河水腐蚀性等工程地质问题。建议坝址区采取防渗措施,并与蓄水区防渗统一考虑;对钢坝及混凝土采取防腐蚀处理。施工期间要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

猜你喜欢

液限坝址坝基
浅析步亭水库坝址、坝线的方案比选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犬木塘水库工程各比选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选择
新疆北疆地区某水库坝址方案比选分析
高液限黏土固化理论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土石坝坝基覆盖层动力参数的确定方法
常州地区土的10mm液限与17mm液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大西沟水库大坝设计方案综合比选分析
平班水电站坝基渗漏排水卧式泵裂纹分析及处理
临泽县红山湾水库工程坝基处理工程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