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雨洪利用技术方法初探

2015-08-15宋旭东

山西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平原区雨洪绿地

宋旭东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山西 太原 030006)

1 山西省雨洪资源现状

山西省是位于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十分贫乏,属资源型缺水城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极速发展、人口的快速膨胀,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状况愈加严重。全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山西省东临华北大平原,距离海洋较远,并且有太行山作为屏障,形成了典型的大陆型气候特征,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全省降水量400~650 mm,多年平均降水量508.8 mm。省内降水量的分布具有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山区大于盆地20%,年际变化较大。若能将这部分雨水蓄集并加以资源化,将会大大缓解全省水资源短缺及供需矛盾等问题。

2 雨洪利用技术

2.1 山区雨洪利用技术

面对山区泉水流量日趋减少的实际情况,在山区应大力发展集雨工程,解决当地人畜饮用水和生产用水。同时继续建设空心坝,加大山区地表径流的拦截量,增加当地雨洪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利用山区雨洪进行灌溉,减少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需求,并利用田间工程土壤入渗能力强的有利补源条件拦截雨水,利用当地降水补充山区地下水。同时在山口河道中修建河道洪水滞留工程,利用山区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

2.1.1 引洪漫灌

在缺水区域的山区和半山区,大量作物需进行灌溉,需水量很大,在作物生长期适时引洪漫灌,能够满足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用水需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之洪水历时短、来势较猛、含沙量大、漫灌快的特点,使得漫灌后具有截断毛管水的作用,土壤保水能力增强,同时,洪水中含有大量的作物营养元素可促进作物良好的生长发育。故引洪漫地渠道工程应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及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漫灌区域,全面统一规划,统一修建引洪工程,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2.1.2 山区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流域综合治理应在调查实际地形地貌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利用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对整个流域建立优化合理的防护体系和水资源利用体系。这样既可将雨洪资源化,并加以有效利用,大力发展农牧林业生产,同时可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在山区流域范围内涵养水源,形成天然水库,达到良性生态水循环。

2.2 平原区雨洪利用技术

平原区地形平坦,几乎全部为水浇地,大面积的田间灌溉工程可用来拦截雨洪,减少地表产流量,增大雨洪拦截率,提高雨洪利用率。

2.2.1 田间灌溉蓄水入渗

在平原区,大部分为有经济效益的灌区,应根据所种作物的耕作制度,修筑与之相应的特定田埂。当汛期来临时,利用汛雨对作物进行灌溉;另一方面使蓄于田面的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源,高田埂蓄雨补源具有很大潜力,从而达到双赢效果。

2.2.2 工程措施蓄水

平原区的水文地质状况与山区的水文地质状况有很大差别,在平原区可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对雨洪有效利用,如利用现状工程拦蓄雨洪资源;改造和兴建一些小型的拦河水闸;修建适当的蓄水工程,包括小型水库、塘坝、水池等;大力开发和新建雨洪利用工程,以高效拦蓄雨洪资源,减轻河道的防洪压力,增加地下水补给量等。

2.3 城区雨洪利用技术

城市潜在的集流区主要为屋顶、路面、绿地等,在雨洪利用中,要兼顾3个主要集流区,统筹安排城区雨洪利用技术措施。

2.3.1 屋顶雨水收集利用

由于建筑物屋面收集到的雨水水质没有受到二次污染,雨水净流量相对较大,而且雨水的收集十分方便,是最普遍的城区收集雨水方式。城区内建筑物均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直接用于绿地灌溉、路面喷洒、生活杂用水等。

2.3.2 路面雨水收集利用

现代城市道路路面阻断了雨水入渗的渠道,影响了城区内本应有的水循环系统,当暴雨发生时会产生较大的径流,易在城区内发生水涝等自然灾害。路面雨水主要通过雨水管、雨水暗渠和雨水明渠等方式进行收集,城内普遍具有完善的雨水排放管网,可以将雨水收集二次利用。在中心区街道的两侧铺装透水人行步道,降雨产生的径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透水砖下渗,回补地下水,缓解地下水由于过度开采而造成的危机。

2.3.3 绿地雨水收集利用

我国大部分城市近郊区的绿地较多,在雨水积蓄利用过程中,暂不考虑收集利用,绿地径流雨水以入渗为主,补充地下水资源。在绿地集中地区,加大向地下水源的补给份额,拦蓄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良性发展。

3 结语

我国在雨洪利用技术研究方面尚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山西这样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城市,应广泛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雨洪资源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以拦蓄和利用雨洪资源为出发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雨洪利用技术措施,提高雨洪利用率,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平原区雨洪绿地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河北省平原区新近系热储回灌的可行性与前景分析
河北省平原区馆陶组热储地下热水动态特征
规范流域调度充分发挥雨洪资源综合效益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的有效探索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与雨洪管理研究初探:以荷兰城市阿尔梅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