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在三晋”大型系列宣传活动之水资源环境汾水之源 碧水蓝天草木丰

2015-08-15陈力方,王小强

山西水利 2015年7期
关键词:宁武雷鸣碧水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世界才有了生机活力。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她“喷薄一溪,灌注千里”,日夜奔腾在三晋大地,滋润和养育着千万儿女。饮水当思源,为了倡导全社会形成“亲水惜水节水”的理念,保护我们宝贵的水源地,6月12日、13日,山西晚报拍客团走近汾河源头,用镜头记录下汾源生态修复后的青山碧水。

夏日的宁武管涔山,树木层峦叠翠、郁郁葱葱,山脚下,奔流的河水一路向南,清澈见底。拍客团首先来到管涔山脉南麓的楼子山下。

“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山海经》最早记载了汾河的起源。这里,山水秀丽,草木葱绿,被公认为汾河的正源。1997年,这里建起了三层的汾源阁,汾源阁飞檐斗拱,古朴庄严,一层有水母殿,泉水自水母雕像下涌出,流入一眼水井,然后涌入阁外的池沼中,池壁上凿书“汾源灵沼”四字,所以,这里又称灵沼泉。泉水经池壁上的龙口喷泻而出,注入汾河河道,终年流淌不绝。汾源水泓清澄澈,据测定,能见度可达20多米。楼子山半山腰,建有雷鸣寺,因汾源水出自地下暗河,波浪搏击,声如雷鸣而得名,故灵沼泉又有雷鸣寺泉之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汾源灵沼的秀美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不少游客在临走时都不忘从水母殿的井里打一壶汾源水带回家。汾源水清凉甘洌,沁人肺腑,有的游客忍不住直接饮用,连称好水。

沿汾河源头顺流而下,拍客们来到宁武头马营引黄干线7号隧道出水处,这里也是引黄工程利用81 km河道输水至汾河水库的起点,是引黄工程唯一采用的天然河道输水到太原的河段,从这里可以看到,黄河水一路向南,碧波浩荡,对汾河形成充足的补给。为保证引黄水高效安全清洁进入太原市,2001年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固堤、护岸、保滩,2003年完工。十余年来,引黄水在河道内平稳运行,通过水的自流净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一道水清岸绿的生态文明线。

在宁化堡河段,宁化古城墙沧桑厚重,映衬下的河水更显轻盈灵动。岸边绿意葱茏,河中的滚水坝上,水流如瀑,这里的滚水坝在稳定河床,农田灌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引黄水81 km河道内,这样的滚水坝有5座,生态防护林带496 km2。

两天的拍摄之旅,拍客们还深入宁武天池、暖泉沟,这里到处都是蓝天碧水、林木丰盛,摄影师们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人水和谐的美景。

如今的汾河源头山青了、水绿了,然而十多年前却是另外的样子,这里地上有树、地下有煤,20世纪70年代起,过度的煤炭开采和乱砍滥伐,破坏了汾河源头的生态环境。省水利、农业部门和宁武县摸索出一条有效的治汾措施,经过多年持续的治理,宁武关停了绝大多数煤矿,只保留了4座现代化煤矿。为了改善源头水源,先后建成了3座污水处理厂。同时,治滩0.287万hm2,栽植水土保持林近2.2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余km2,水土面貌有了根本好转,汾河上游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2010年,汾河水质20年来首次达到地表水一级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提出,“要牢固树立统筹治水新理念,改善水生态,保护水环境,让河流恢复生命,让流域充满生机。”

“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我们相信水生态建设所带来的“人水和谐,水润三晋”一定会造福百姓,造福后代子孙。

猜你喜欢

宁武雷鸣碧水
雷鸣和细雨
Insights into the adsorption of water and oxygen on the cubic CsPbBr3 surfaces: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为了一泓碧水入浉河
新探宁武子之愚
浅析宁武县“二人班”音乐的演唱风格
深化改革增活力 创新管理促发展——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老窑沟煤业公司
突出“三个转变” 守护碧水蓝天
人大“年检” 守护鹰城蓝天碧水
强劲、震撼 Rythmik Audio(雷鸣)FV25HP
Capital Marke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