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5-08-15张柏伟
张柏伟
(忻州市水利局,山西 忻州 034000)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辖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原平县等14个县(市、区),总面积2.52万km2,总人口312.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7.4万人。
1 水资源利用现状
忻州市水资源有地表径流、地下水两种存在形式,总储量约19.87亿m3,水资源总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3.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35m3。
1.1 工农业生产生活取水情况
根据2014年统计,全市平均取水总量63223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29.4%,按其用途分为工业用水、农业生产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农村人畜饮用水、生态用水五部分。其中工业用水0.868亿m3,农业生产用水4.375亿m3,城镇生活用水0.31亿m3,农村人畜饮用水0.255亿m3,生态用水0.437亿m3,分别占总量的13.74%,69.2%,4.91%,4.03%和6.91%。按水源来源可分为河川径流和地下水两部分,其中河川径流量3.145亿m3,地下水量3.178亿m3,分别占取水总量的49.7%和50.3%。
总体来看,全市水资源利用率总体偏低,水资源短缺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1.2 供水情况
忻州市水利工程供水对象主要为工农业生产用水、城镇及农村人畜饮用,其中农业生产用水可分为农业灌溉、农村加工及人畜饮用三方面。根据2014年统计资料,全市水利工程年平均供水能力为4.19亿m3,为全市取水量的66.3%,占总资源量的19.5%。各项水利工程供水比例分别为:蓄水工程19%,引水工程29.9%,机电井工程39.6%,泵站工程6.2%,其他工程1.9%。全部供水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占总灌水量的97.4%,用于作物灌溉的水量为4.08亿m3。因此,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全市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2 节水开展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市水利事业的全面发展,节水措施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开始进行渠道防渗、改变大田漫灌为划畦堰灌溉等。但因缺乏成熟的节水配套技术,整体效益不显著,加之投入较大,规模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农业发展远景目标规划,全面启动农业节水工程,加大了节水工程专项投资力度并给予政策性保护,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喷滴灌技术和先进设备,填补了全市在节水领域的空白,促进了全市农业节水工程的高速发展。
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达标节水面积达到5.563万hm2,占灌溉总面积的42.37%,其中,渠道防渗4216 km,控制面积0.2万hm2;管灌面积4.58万hm2;滴灌面积 0.173万 hm2;喷灌面积 0.093万 hm2;膜下滴灌面积0.333万hm2。
3 存在问题
3.1 水资源分布不均
全市河流较多,地下水埋藏丰富,水量相对丰沛,但资源储量分布不均。该市境内大小河流总长1924 km,其中100 km2以上流域25条,地表径流约12.46亿m3,占总储量的72.8%;地下水资源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受补给、径流、排泄等条件影响,贫富水区差异较大,极贫水区面积约占87.6%。
3.2 地区分布不均衡
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即在地下水较丰富的地方,地表水也丰富,反之两者都缺乏。因此,地下水分布差异较大,滹沱河流域5.12亿m3,占全市的72.3%,黄河流域1.72亿m3,占全市的25.7%,汾河流域 0.15亿m3,占全市的2%。
3.3 时空分布不协调
受大气降水影响,全市年内水量分布极不均衡,占70%~80%的来水主要集中在7—9月,客观形成了来水与农作物需水间的矛盾,同时,水的年际变化很大,常常出现连续枯水年或连续丰水年的现象,全市年雨量在150~897.2 mm之间,各县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给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困难。
由此可以看出,全市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和农业资源中存在的相对不均衡特点,成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该市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突破口。
4 发展对策
4.1 更新观念,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
要加大节水意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使现代高科技灌溉技术深入人心,实行优化配水,节约用水,把有限的水资源分配到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争取创建一个农村节水灌溉的新局面。
4.2 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融资渠道
由于农业节术工程建设投资大,农民收入低,节水设施的配置主要依靠国家补贴、银行贷款和工业企业投资,因此,要建立一套鼓励投资的配套政策,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方法,实行有偿投资,从而促进农业灌溉的发展。应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严禁重复投资和假配套。
4.3 加强用水管理,建立完善的灌溉服务体系
要制定相应的节水灌溉制度,对灌区用水进行监测预报,实行动态管理,推广普及应用计算机,遥感、遥测等新技术,实施用水管理的自动化,重视田间用水管理,加强量水,配水设施建设并鼓励农民参与管理。进行区间划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需水诊断及实时灌溉预报,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及降水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灌溉,建立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提高作物水份生产率。
4.4 加大改革力度,增加科技含量
要大力改革现有生产方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优化耕作技术,努力改变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保护好节水设施,充分利用节水新技术,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节水灌溉,使水资源浪费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