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江油市林业产业竞争力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2015-08-15邓会蓉苏泽源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江油市产业化林业

邓会蓉,苏泽源

(1.江油市二郎庙林业站,四川江油 621716;2.四川省江油市林业局,四川江油 621700)

1 江油市林业的基本概况

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幅员面积271 993.00 hm2,林地面积144 190.54 hm2,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据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观雾山自然保护区本底调查:全市有林地128 158.54 hm2,疏林地 816.89 hm2,灌木林地13 897.44 hm2,森林面积128 194.02 hm2,森林覆盖率47.1%,活立木蓄积量9 031 265 m3。

2 林业产业化的概念

产业指的是某类有共同特征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合。而第一产业的产业化的概念是从种养业的产业化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在贸工农一体化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林业的产业化,首先应清楚林业的产业划分。在经济学中,人们常把以种养殖业为特征的大农业定义为第一产业,将加工业、建筑业等工业划为第二产业,将金融业、服务业、物流业归为第三产业。而狭义的林业也就是育林学和造林学,可以说就是第一产业,而广义的林业还包括林产品加工、林木采运等,他们分属于第二、三产业[1,2]。

林业的产业化其内涵为:首先,林业产业的系统化。林木的培育、林业基地的建设、龙头企业加工和成品的销售等各个林业生产环节应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不会实现林业的真正产业化。同时,系统内部实行专业化的分工,以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率。其次,要保证产业化链条的紧密牢固,要求一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同沾。同时,龙头企业应主动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反哺林业,支持林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是整个产业链条实现良性循环。再次,在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应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也就是“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经营方式,一头连市场,一手连农户,这样才会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会与市场脱节[3,4]。

3 提高江油市林业产业竞争力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3.1 正确认识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形势

长期以来,由于对发展林业产业的认识仍不到位,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两大体系相互关系的理解也不够全面和深刻;没有生态的林业产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长久[5,6]。没有产业的林业,是没有地位的林业、没有活力的林业、没有后劲的林业,也是没有前途的林业。江油市林业产业总体呈现起步迟、发展慢、规模小、比重低、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状态,突出表现为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大型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加工增值能力弱,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增收缓慢等。

3.2 江油市发展林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资源的闲置应该是一种浪费,资源就是产业发展的根本[7,8],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办成一个大产业[9],江油市完全有条件发展林业产业化,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要充分认识林业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3.2.1 森林植物资源得天独厚。江油市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境内主要植物有169科581属1111种,有珍贵的国家I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和四川省省仅在江油特有白皮松树种、世界濒危物种距瓣尾囊草,还有大量的马尾松、柏木、杉木、桤木、栎、漆、竹、板栗、核桃等;药用植物有:党参、天麻、杜仲、辛夷、当桂、枣皮、柴胡、五味子、金银花等;花卉有:山茶、杜鹃、牡丹、兰花、菊花等;山野菜有:竹笋、蕨菜、香椿等。

3.2.2 野生动物资源种类繁多。全市脊椎动物有5纲31目97科335种,其中哺乳纲有7目24科65种,鸟纲有16目50科210种,爬行纲有两目8科18种,两栖纲有两目6科13种,鱼纲有4目9科29种。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豹、云豹、林麝等3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猕猴、藏酋猴、黑熊、豺、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等34种。

3.2.3 土壤气候条件适宜林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江油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2℃,全年≧10℃的有效积温5 021℃,无霜期271 d,年平均降雨量1 143 mm,日照1 357.6 h,具有降雨量充沛、日照适中,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多种野生动植物生长、繁殖,是发展培植林业产业基地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3.2.4 地理位置优势十分明显。具有“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之称江油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宝成铁路纵贯全境,公路四通八达,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林产品流通创造了十分优越的交通条件。

3.2.5 林产工业开始启动。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建起骏安木业、众城木业、盛兴木业等,产业龙头企业初具雏形。

3.3 林业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3.1 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目标[10],以林业六大产业门类建设为依托,以名、优、特、新林产品加工生产经营为突破口,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创新运行机制,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加快绿山富民强林建小康进程[11]。

3.3.2 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推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实现青山长在,永续利用[12]。

科学规划、区域化布局原则。以增收增产增效为目的,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做大做强。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原则。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全社会兴办林业产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13]。

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城乡就业,减轻企业和林农负担,强化对林业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林农和林业职工收入较快增长[14]。

科技创新、优质高效原则。强化科技服务,注重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实现林业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15]

3.3.3 发展战略

坚持走具有特色的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科学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3.3.4 林业产业特色定位

主要围绕林产食品、林产药物、林副产品加工、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大力推动林业产业化。

3.3.5 发展思路

抓住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的历史机遇,依托江油市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紧靠成都、绵阳大市场的交通区位优势,以林业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化建设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为手段,以转变森林资源经营方式,充分利用森林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树皮、树液(树脂)和森林景观为突破口,着力实施林产食品、林产药物、林副产品加工、珍稀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五大林业产业工程,努力推动林业产业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16]。

3.3.6 林业产业和可持续战略重点

3.3.6.1 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历史机遇,大力营造适宜江油市气候土壤条件的林产食品、林产药物、苗木花卉基地,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形成产业优势。

3.3.6.2 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机遇,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保护规划和措施,促进天然林恢复性快速增长,在不影响生态前提下,利用树脂、树皮大力发展松脂和栓皮加工工业,开发林副特色产品,形成产业优势[16~18]。

3.3.6.3 抓住国家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大力扶持森林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一是加强观雾山自然保护区和珍稀野生动物繁育基地建设,不断增加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提高江油的国际国内知名度,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条件。二是积极开展一般性野生动物繁殖,依托大户建立野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地,结合生态旅游积极开展人工饲养野生动物投放狩猎,形成野生动物养殖、观光、狩猎及野生动物产品加工利用产业链,实现野生动物科学繁殖利用产业化。三是开展珍稀植物开发利用,科学规划和建立以红豆杉、白皮松、兰科植物为主的珍稀植物园,发展珍稀植物观光生态旅游。四是充分利用铁路、高速公路过境江油,距成都、绵阳大城市近、交通便捷的优势,大力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积极利用森林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挖掘和包装森林旅游景点,积极争取将窦团山、佛爷洞、养马峡、老君山等著名森林景点建成国家或省级森林公园,精心打造江油生态旅游精品景点。

3.4 推动林业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

3.4.1 政府将林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列入经营绿色江油、发展绿色经济、创建森林城市的战略突破口,结合江油的森林资源优势,认真制定林业产业化建设发展规划,确定林业产业化建设发展项目。

3.4.2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抓好林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大林业产业发展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制定林业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3.4.3 着重培养重点林业产业化项目,发展龙头企业数量,市场竟争力,经营规模带动林农有新突破。首先进一步完善企业联系机制,建立建全企业信息库,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新品种和新技术及市场营销,融资招商引资等信息服务。二是引导企业拓展市场,加强技改的合作,建立与林农联接机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林农致富,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竟争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努力实现企业与林农“双赢”。三是争取国家、省、市对江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加强联系,运用好政策,促进企业大发展。四是大力营造“扶持企业就是扶持林农”的气氛,抓好龙头企业的对外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打造优势龙头企业,林产品品牌。

3.4.4 围绕森林食品、药物、林副产品加工,竹藤花卉苗木、森林公园等五大产业化建设重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有一定规模,近期见效快、投资风险小的发展项目。如板栗、核桃园优良品种嫁接改造、防虫施肥、修剪管理,红豆杉、白皮松、兰科植物基地建设,松脂、栓皮的采割与加工,森林公园建设等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行分系列、分项目,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由小区域到大规模,由小市场到大市场逐步实施。

3.4.5 切实加强林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建立健全林业产业发展项目目标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套考核奖惩办法,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层层抓点和大户带动、企业带动战略,将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山头和人头,确保林业产业发展项目科学实施。

3.4.6 围绕林业产业化建设,切实加强有关方面的人才培训培养。一是要加强市、镇、乡党政干部的培训培养,党政干部不仅要提高政策法规和理论水平及领导组织能力,也要熟悉一点森林食品、药物、林产品加工、花卉苗木、森林生态旅游方面的业务知识,充分发挥党政干部组织林业产业化建设的坚强领导作用。二是要加强中高级科技人才的培训培养,尤其要加强林业、园艺、花卉、食品保鲜加工、生物制约、生物化工、旅游、外语、园林设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科技专业中高级人才的招聘、引进、培训培养,为林业产业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三是要加强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为林业产业建设、兴办龙头企业培养大批现代管理人才创造条件。

3.4.7 进一步加强乡、镇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服务网络,保障林业科技人员待遇和工作经费,调动广大林业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大力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并掌握栽培管理技术,推动林业产业快速、高效发展。

3.4.8 将林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列入地域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突破口和增长点,实行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倾斜,将国家天保资金、退耕还林资金、野生动物保护资金、扶贫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分项调度使用,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有林业产业项目建设大合唱,确保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快速实施,做到建成一个,见效一个,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3.4.9 围绕林业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强产业基地和森林公园景区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林特产品运输及森林景观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4.10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支持非公有林业产业发展,提高非公有林业经济比重,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要落实各项鼓励政策,统一税费、资源利用和投融资政策,为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要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开发林业产业。允许将非公有制林业产业项目列入林业产业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实行资金直补到实体或私有者。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地、林木,既可通过改制、出让等形式依法转让给非公有制经营主体经营,也可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面向社会搞活经营。

3.4.11 重视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要加强林业产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鼓励龙头企业产学研相结合或自办研发机构;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和创办开发实体,积极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有偿方式参与林业产业开发。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集中资金,建设一批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1]郑仰南.国际化环境下林业企业经营战略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5,25(4):1999~202,208.

[2]何家秀,易培军.生态绿化在城市居住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以成都“南延新苑”小区为例[J].四川林业科技,2013,03:99~100+106.

[3]李泽,杨忠兴.云南省宁蒗县森林资源调查与林业发展建议[J]. 森林工程,2014,30(6):22~26.

[4]郑仰南,石永恒.强化林业企业管理,营造国际竞争优势[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0,9:44~45.

[5]文明,余小晏,胡尚贤,张旭庆.成都市林业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13,05:90~91+41.

[6]刘慧娟,董娴,殷忠.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6):189~193.

[7]王育民.高科技产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竞争力[J].林业经济,2000,3:27~33.

[8]张心洁.以林业标准化促进林业产业化[J].中国标准化,2001,10:20.

[9]孙 建.关于林业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宏观思考[J].绿色中国,2004,7:46~49.

[10]王兆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协同运行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1,1:40~45.

[11]廖葱葱.辽宁林业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3,4:32~34,36.

[12]陈 伟.福建省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1,21(4):240~242.

[13]耿玉德,蒋敏元.林业产业化内涵的探讨[J].中国林业企业,2001,1:10~13.

[14]蒙红金.渭南市林业产业浅析[J].陕西林业,2006,2:20~21.

[15]程鹏.三抓三促三转变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J].安徽林业,2006,4:6~7.

[16]熊满珍,鲍甫成,侯元兆.发展木材工业,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木材工业,2005,19(1):11~15.

[17]孙建.生态与产业互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企业,2004,1:3~6,29.

[18]高瑞馨,王凤友.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概述[J].防护林科技,2005,4:38~40.

猜你喜欢

江油市产业化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算命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四川江油市马头山地区三叠系碳酸盐岩地热资源特征
作品欣赏
关于社区健身体育设施的现状研究
land produces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