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多元管理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2015-08-15李鸣华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4期
关键词:立交桥课程体系校企

李鸣华 游 洋

(哈尔滨市第二职业中学校哈尔滨市 150020)

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417个字的重要批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会上传递出的:职业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创业的重大措施,更增强了我们实施多元管理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信心与决心。

一、多元管理内涵解读

学校按照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教育规划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通过职业教育重点项目整体推进,着力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适应行业分工精细化、企业用人技能化的需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校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发展职教集团,在共享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二、多元管理实施过程

(一)完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学校建立健全建设工作管理保障机制,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60项常规管理制度,保障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学校率先探索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将管理重心下移,按专业部管理,实行专业部主任负责制,部主任由学校班子考核任命,副主任竞聘上岗,组成三人班子,党小组、工会小组建在专业部。校长直接领导专业部主任,副校长按照分工,协助校长对专业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调研、经验总结。各专业部相对的独立性,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学、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市场调研、生产实习、毕业推荐、短期培训等实行部内管理,由于管理重心低,校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形成了各部门分工协作,各专业协调发展,各项工作有人抓,思想工作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的局面。不仅把校长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了出来,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团队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建设。

(二)实行“三全”管理“四元”育人模式,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三全”管理采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工作模式,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学、实训实习、管理、后勤等各个环节,形成“职工人人都参与,学生个个受教育”的管理格局,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责、德育副校长分管、政教处负责实施、班主任管理班级、团委协助、学生会配合的德育管理体系,利用德育课加强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形成学校网络式、立体式德育教育体系,将思想德育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推行“四元”育人模式(职业生涯规划+塑造健全人格+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岗位实践)。实施“职业生涯自我规划工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专业、确立职业目标,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结合顶岗实习,指导学生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职业岗位。塑造健全人格。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开展“四感谢、四做到、四个一”感恩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室、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解决学生困惑。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开展“比一比、赛一赛”活动,为参加各级行业、中职技能大赛,做好充分的技能准备。加强岗位实践。开展“当行业标兵,树二职形象”活动,校企联合评选出优秀实习生。同时我们还针对学生普遍的思想倾向,邀请法律专家、社会名人来校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包容合作、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诚信守约的道德精神,注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建立了体现专业特色的廊壁文化,开辟行业大师、企业名人画像警句、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标准及学生获奖作品等专栏,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呈现出生态德育的全员育人特色,真正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格局。

(三)实行“校校”“校企”“校会”办学模式,拓宽育人渠道

一是向上挂靠。多年来,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专科学历教育创设条件。2014年秋,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专业与黑龙江省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2+3学制的中高职衔接项目合作。二是向下对接。注重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的辐射功能,加大了与98中等初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合作力度,为农村初中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大开方便之门。三是横向联合。通过南岗职教集团的平台,我校已与阿城职教中心校等6个县(市)的7所职教中心实现了合作办学,巩固并扩大了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四是校企联手。定期把相关企业负责人“请进来”,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现有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走出去”到企业考察实践,提高技能;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五是校会合作。我校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相继加入了行业协会,参加行业活动,关注行业发展。六是搞好“订单”培养。我们采取“订单”培养方式,先后为麦凯乐集团等企业输送了近千人。七是加强校企互动。实行专业教师岗位“流动制”,定期聘请行业、企业的高层次人才来学校示范教学。我们先后聘请了万家灯火大酒店魏志春等行家里手为兼职专业教师,同时利用寒暑假的有利时机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实践,先后有几十名教师去企业顶岗实习,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中餐烹饪、计算机网络技术4个重点建设专业以“校企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框架为统领,以深化“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切入点,在社会需求中定位,在培养模式上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各重点专业围绕产业升级及企业人才需求,深入100多家企业调研,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为依据,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切实保障人才培养契合职教规律和企业用人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采用“校、行、企”三方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省博远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中办校,实现“学+工+学+工”工学交替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创新“生产+实训+经营”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带头人、中国职教名师创办的校中厂,在生产车间开展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培养技术过硬人才。

中餐烹饪专业创新“工学交替,学岗交互”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联手建立“万家灯火班”“华膳汇班”。依托西点营销校中厂,生产、学习相互交替,名师指导学生企业生产项目训练,将教学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加速职业能力提升。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岗位定向,四专一能”(DT团队)人才培养模式,成立“清华万博班”,与西安开元公司共建综合布线实训室,订单培养网络技术人才。

(五)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育人质量

专业课程体系日趋完善,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创新。重点建设专业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校企合作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细化为课程项目。经深入分析论证,重新构建“课程、项目、岗位”一体化课程体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构建“对接岗位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构建“岗位项目+任务”课程体系,中餐烹饪专业创新“项目+任务”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创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课程体系,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把职业标准融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按照技术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将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案例、“企业情境、教学做一体化”等高效教学模式,打造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企业乐用的“三乐”精彩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更受企业青睐。

三、成果与成效

(一)实训教学彰显实力,技能大赛绽放辉煌

在2014年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黑龙江省共获29块奖牌。其中,二职获1金3银9铜13块奖牌,占奖牌总数的近1/2,为家乡人民争了光。迄今为止,二职学子在省、市技能大赛赛场始终独占鳌头,晋级国赛选手最多,在国赛中获奖人数最多,获奖层次最高,在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已荣获4金17银57铜21项优秀奖。2009年高职招生出台新政策,至今,我校已有56名大赛获奖选手通过加分或免试入学被本科、专科高职院校录取。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就学生出彩人生

学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做强就业市场,做实就业推荐,将就业工作和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抓好抓实,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就业办组织校内专场宣讲会16次,积极联系了近200家企业,2014年6月6日,学校与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同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963余个,既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又为校企深度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我校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招聘会现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成为企业的“抢手货”。

2014 年我校毕业生共1006人,823人由学校安置实习就业,就业对口率92%,稳定率达到89%,就业率98.2%。183名同学参加高考,91%的同学升入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学习,李晓轩同学考入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吴迪考上沈阳体育大学统招研究生,她2013年获亚锦赛女子板球银牌,2014年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仁川运动会,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我们深切体会到,观念更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导,行业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我们将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行校企融合的办学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实践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微课、翻转课堂等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创设条件,提供有益的帮助。

猜你喜欢

立交桥课程体系校企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最复杂的立交桥,路痴的噩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