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中职德育课堂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5-08-15朱旭彤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4期
关键词:职校创新能力德育

朱旭彤

(福建省三明职业中专学校三明市365000)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普日上强调“提高中华民族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希望在青少年。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因此,培养创新能力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本文从职校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入手,分析影响他们创新能力形成的障碍及解决对策,探索如何通过德育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职校生创新能力欠缺的表现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职校生的素质及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生存发展竞争中取胜,还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而与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职校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形成反差的是,职校生创新能力令人堪忧。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症状:

第一,缺乏创新的人格特征。表现为自卑感强、不敢承担责任、害怕挫折等。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甘居人下。在社会交往中习惯人云亦云,缺乏胆识和魄力,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通道被堵塞。

第二,缺乏创新的心理意向。表现为没有远大的理想及浓厚的创造兴趣等。职校生正值人生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身心转折期,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纪律松散,得过且过,更有甚者抱着混过三年的思想,只想拿张文凭,这样无形中就缺少了动力的源泉。

第三,缺乏创新的思维能力。表现为观察力、分析选择力差,缺乏批判性。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思维僵化,只会死读书,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善于解决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二、影响职校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

第一,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我们的孩子从初谙世事开始,便被告之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在这种传统价值观的暗示下会让人感到一切变动都是不必要的,只需唯书、唯上、迷信权威,不敢提出挑战。在职校生身上就表现为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盲从、自信心不足。

第二,社会评价的贬抑。职校的学生年龄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当学习成绩欠佳,中考失意时,他们成了世人眼中的失败者,饱受家人的责怪、亲朋的惋惜和社会的白眼。评价的贬抑使不少学生进入职校后,以自暴自弃、回避、伪装等的心理防卫方式去面对现实,丧失了独立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三,成长环境的制约。现在90后、00后的职校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在蜜罐里泡大的一代。成长环境的制约,使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缺乏自立能力。甚至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学校都取消了学生的校外活动及社会活动,整日家校一线,这就使得学生们失去了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空间。进入职校后对专业学习不适应,对职业、社会缺乏认识,存在恐惧心理,抗挫力差。

三、通过德育课堂探索培养职校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以树立自信心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中职德育课使学生受益的不在于背会多少习题,而在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德育方向、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首先,我们在对职校生的教育过程中应确定以人为本,以肯定和赞扬为主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做最好的自己。其次,利用德育课堂上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课,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学会发现”、“学会点赞”、“学会欣赏”、“找出自身的百宝箱”等活动,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优良个性得到发掘与肯定,从而激发自信心,树立坚强的信念,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二,在课堂上,以自主性为立足点,激发职校生的发散性能力。如果说树立职校生的自信心是迈出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第一步,那么,培养职校生的自主能力,增强自主性就是发掘职校生创新的内驱动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动力,教师的作用仅仅限于指导和诱导,而不能越俎代疱取代学生去实现目标。因此,德育课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课本让学生先读,问题让学生先议,规律让学生先找,习题让学生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鼓励学生敢想,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

第三,以好奇心作为切入点,增强学生求知欲。好奇心是开启创新的钥匙。爱迪生一生有千余项发明,其创造的胚芽似乎是从幼年坐在鸡蛋上模仿母鸡孵小鸡开始,兼作他的母亲对儿子这种执着的好奇心精心呵护,终于使这位发明天才成长起来,这说明好奇心是创新的催化剂。因而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教学信息材料,引趣、激情、启思,使学生感到新颖。如:在讲到“正确认识就业”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就业群探究,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并填写“首次就业意向表”;再通过活动——采访优秀毕业生,让学生感受“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及首次就业的紧迫感。这种情境活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其次,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虽一时不能解答,但有解答的自信心……,一步步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第四,以发挥想象力作为拓展点,树立职校生的探索精神。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因而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避免思维单一、视觉狭窄。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从更高、更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

第五,以大胆质疑作为着力点,激发职校生的批判意识。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好奇心是不够的,关键是必须力破陈规、敢于怀疑、敢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挑战,并勇于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框框的批判因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满足用教师“桶内水”装满学生一杯水,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桶外水”——课本外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提问,发表有新意的见解。

第六,以增强“抗挫力”为契合点,锻炼职校生自我调节的意志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一帆风顺。因此,要让学生在挫折中学会战胜困难。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学生有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明白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才能担当大任。其次,可以利用学生在校期间情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来锻炼、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再次,可以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进入课堂,讲述他们奋斗成材的艰辛历程,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的这一过程。”

总之,只要我们能坚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紧密联系职校德育教学的特点和职校生的实际情况,挖掘教材中可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因素,激发学生潜能,不断寻求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新途径,就一定能培养职校生的健全人格,完善各方面的素质,使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中和未来从业岗位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高素质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1]邱永渠著.教育基本理论.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叶菲著.传统负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障碍.江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华著.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桶外水”.江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叶平著.创新教育新论.东方出版中心,2001

猜你喜欢

职校创新能力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