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析句 让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2015-08-15张珠英
张珠英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东新小学三明市365000)
一篇优美的文章,其丰富的人文色彩,情感态度就是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体现出来的。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去学会一个词的写法,领悟了词的内涵、情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这就是积累知识、掌握能力,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一节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亮点,语文味的体现,关键也在于品词析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品词析句呢?
一、联系上下文,品析语言
在阅读教学时,只有词句不离文,才能准确品析语言。《课标》对不同年级关于词句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联系上下文解词析句。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一定要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析重点词句、优美词句,做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紧紧抓住语言,让学生“明其义,品其味,悟其情,学其法”。如《将相和》一课,学生初读“负荆请罪”一词,不太理解。我并不着急,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句子“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进行理解,学生自然就明白。再结合课文的故事,学生更是体会到“负荆请罪”一词彰显廉颇知错就改、热爱祖国、顾全大局等伟大的人格魅力。
联系上下文,品析词句,往往能克服学生对“品词析句”的害怕心理,自然地将品词析句与课文内容、感情融合在一起,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会作者用词的精当、炼句的精妙。
二、放大细微处,点词成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放大细微处,引导学生细细推敲、揣摩、体会,让学生领会到词语丰富的内涵和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到作者用词的精妙。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采用“换词对比”“删词比较”“细细推敲”等形式,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词语的闪光点。例如在《山中访友》一文中,在这样一句话:“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最有韵味的一个字,学生找出“撞”字。再让学生多读、细想,推敲、揣摩,从一个“撞”字,读懂什么?学生们经过思考后,有的品出了“清晨凉风习习”;有的读出“作者迫不及待地去山中,心情很兴奋”;有的悟到“作者与微风就像是一对老朋友,相互拥抱,作者亲近自然”……简单的一个“撞”字,被放大了,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对那些关键的词进行品析、揣摩、感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使学生的语感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无限美妙。
三、再现情境,品词赏句
学生学习语文,如果能产生身如其境,情同身受的感觉,那么理解语言也就事倍功半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品词析句中,教师要让语言文字符号在学生脑海中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充满灵气的、活生生的情景。
抓住关键字词,品词析句,再现文本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在想象中,赏析语言,引起了心灵的活动,激起强烈的感情,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四、有效拓展,深入赏析
每一篇入选的教材都是有其教学的价值。文中的好词佳句,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的“桥梁”,也是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表达方法的主要途径。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时,适当地拓展资料,穿插、引用一些文中尚未提及的,但却有关的事情,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以此充实教材内容,往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既能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加深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会,更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课中,描写到季羡林老先生因母亲弃养,而“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品读这些词句,知道作者因失去母亲而很痛苦,但是由于文本生活背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无法真正体会那份悲痛。为了让学生能切身体会到作者的“终天之恨”,我适量补充,拓展阅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赋得永久的悔》,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地想到母亲泪流不止?为什么这是终天之恨?”结合补充的背景资料,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知识积累,与文本、作者动情地对话,走进作者的心灵,感受到那份失去母亲时的悲伤,心肝俱裂的痛。并在对话中不断地丰富文本,引领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将学生阅读的视角引向课外。
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当其冲的任务。教师通过品词析句,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于课堂,让学生能够驾驭语言文字。在品词析句中,点亮阅读教学,让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