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研究
2015-08-15施晓红
施晓红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海门校区,江苏省海门市人民西路83号 226001)
农村社区体育主要是指在新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它面向广大农村开展,成为增进农民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时期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顺利的发展,这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农村社区体育目前尚处于一种探索性的阶段,虽然很多学者已经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与表述,但是并没有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发展的实际特点体现出来。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从农村社区体育概述、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论分析、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供相关研究作参考。
1 农村社区体育概述
在我国社会体育中,社区体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社区体育概念的描述,国内王凯教授的界定是多数人所公认的[1],他认为社区体育就是将社区作为体育活动范围,将社区中的各种体育设施作为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并将社区作为体育活动的主体,进而使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得到满足,增进社区成员的感情,就近展开的一种区域性体育活动。
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发展,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农村社区体育目前尚处于一种探索性的阶段,虽然很多学者已经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与表述,但是并没有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发展的实际特点体现出来。
2 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论分析
2.1 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的起源是生物的共生现象,主要涉及到了生态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同时在各自的领域中建立起了一套比较独立的理论体系[3]。为了促进新农村社区体育的顺利发展,应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生物共生理论、社会共生理论等多方面寻找理论支撑。
2.1.1 生物共生理论
要分析共生理念,要从其产生说起,比较让人信服的说法主要有猫与三叶草的传说作为例证:三叶草需要通过土蜂传播花粉才能将生活史完成,而土蜂幼虫是姬鼠的美味。如果姬鼠多了,土蜂的数量就会大大减少,这样一来三叶草就不能顺利完成生活史。猫会对姬鼠家族的壮大成负面影响,因为姬鼠的天敌就是猫。如果猫多了,三叶草的长势就会很好。这样一来猫与三叶草这两种表面上毫无关联的事物却产生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共生理念最早产生于这种现象之中。
后来共生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变化。这种理论传入我国之后,被我国学生应用于稻田养鱼的相关研究之中,极大的促进了稻鱼的双丰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生物共生概念逐渐完善,生物共生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日趋成熟。
2.1.2 社会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不仅在普通生物中适用,同时在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适用。社会是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而联合起来的一种集合,所以生物共生理论也可以在社会领域中被借鉴,进而形成社会共生理论。社会共生理论对社会共生现象进行系统的描述,并对社会共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社会共生关系的演化机制进行不断探索。社会共生主要是指将不同的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说的共生是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人们均处于这种共生系统中[4]。
2.2 新农村社区建设理论
新农村社区建设工程非常复杂,其建设内容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主要围绕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展开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社区基层组织、社区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民主法治等多方面的内容。从新农村建设理论的角度来看,农村社区体育是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农村社区体育会渗透到整个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所有行业、基层以及部门,而参与到农村社区体育中的所有居民都对整个社区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5]。新农村社区体育应该严格遵循农村社区建设体育化的宗旨,在社区体育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体育元素。新农村社区体育应该服务于社区居民生活,使农村居民的健康、休闲等方面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构建起一种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素质,形成一种面向农村社区全体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3 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3.1 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实践研究
结合共生理论,社会共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共生实践。在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农村社区所居住的居民与社区体育组织之间真正发生了一种共生关系,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社区体育共生实践。如今,从新农村建设示范单位中所实施的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实践活动当中可以看出,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实践活动主要有各种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同时也包括对农村社区体育活动所产生的一些相关的因素。从相关实践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中展开的社区体育行为,其效果是非常乐观的,很多农民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农村社区体育在不断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挖掘社区体育活动中一些体育项目人才,并要不断的激发,使其能够真正的在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当中发挥出领导作用,真正起到帮、传、带的作用,将这种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传染给每个社区居民,激发农村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引导社区居民积极的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当中来,将农村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更加有意义。
对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是社区体育共生实践中的一种内容载体,也可以说所有体育共生行为都是将社区体育活动作为核心而展开的,如果农村社区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开展,居民与组织就不会拥有体育行为形成的有效平台,那么体育共生也就成为一种空谈了。由此来看,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展开在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实践中是作为一种重要内容而存在的。
3.2 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1 经费不足
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不管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是如此。我国经过长期发展建立起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共生关系的失衡已经引起相关人士的注意。体育经费往往重点扶持竞技体育,而在群众体育展开过程中,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很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成为制约群众体育顺利发展的瓶颈。新农村社区体育模式的展开主要强调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对多种发展模式进行灵活运用。但是,因为农村社区体育的地位不高、起点也比较低,所以存在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加上农村社区本身的体育消费能力不高,所以目前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2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实践表明,除了经费不足问题以外,还包括体育场地问题,这个问题是制约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体育场地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体育共生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势必会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失去体育场地支撑,农村社区体育就会变成一座空中楼阁。
3.2.3 农民参与积极性的缺失
要想促进农村体育顺利发展,农民就要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农村居民体育参与意识并不是很强,这就直接造成了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中主体因素的缺失,如果农民不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那么农村体育发展就成为一种空谈。
3.3 新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
如今,全民健身事业不断的发展,社区体育的发展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要要增强农民的体质,保证农民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要将农民作为社区体育的重要主体去发展社区体育。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引导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而使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要有效的建立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就需要对农村社区体育政策法规体系进行一定的完善,加强农村社区体育投入力度,强化农村社区体育资源配置[7]。另外,在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将共生主体要素作为基础,从而逐步完善农村社区体育共生规范工作,逐渐的形成一种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关系[8],在坚持社区体育组织合作机制的基础之上,促进农村社区体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社区体育内部要素共生与周围环境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社会必然,同时也是对农村社区体育共生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一项艰巨任务,其存在的研究意义非常长远,其研究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1] 张俊伟,苗苗,郑卫民.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模式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1,18(1):55-59.
[2] 张英建,刘杰,李铭,等.新农村背景下廊坊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11,13(1):161-162.
[3] 刘青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观光农业复合型开发模式研究——思南县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2):35-38.
[4] 赵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9(2):75-76.
[5] 周进国.近20年来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兼论一个社会分层的新视角[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106-110.
[6] 马大慧,王小垒,李文辉.新时期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37(4):15-17.
[7] 伍百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社区居民参与农业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以广东罗定市南充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2):32-37.
[8] 朱建民,黄艳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天津市和谐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观察,2009,23(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