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电网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
2015-08-15
近日,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一项旨在促进全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并将于2015年迈出建设第一步。
国家电网表示,将借加快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特高压工程建设,努力为构建全球性的能源互联网做先导性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其最近出版的专著《全球能源互联网》中提出,随着全球能源消费持续增长,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由清洁能源全面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而绝大部分清洁能源只有转化成电能才能高效利用。因此,“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将是未来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刘振亚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其将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
业内人士认为,特高压网架建设是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而中国在特高压建设方面则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中国已建成投运3 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6 条特高压直流线路。2014年迎峰度夏期间,复奉、锦苏、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长时间满功率运行,向华东送电2160 万千瓦,消纳西南水电900 亿千瓦时,为东部雾霾治理和西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刘振亚看来,未来几十年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30年前,起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联网;到2040年,推动各洲主要国家电网实现互联;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逐步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的目标。
全球能源互联网建成时,清洁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 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 亿吨、二氧化硫5.8 亿吨,全球能源碳排放115 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可有效控制全球气温上升。
业内专家指出,除助力清洁能源开发,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带动下,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动汽车等新一代信息产业焕发生机,将助推新一轮工业革命。
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合作,包括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开展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迈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