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内河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2015-08-15梁启震张现宝胡润停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14期
关键词:缓冲带内河护岸

□梁启震 □张现宝 □胡润停

(1 虞城县江河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 河南方正水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3 河南省科达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0 引言

近20年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与自然的冲突加剧,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着雨汚废水随意排放、雨洪灾害频发、河流流量减少、河道污染严重等水文生态问题。城市内河作为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其完备程度关系者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容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改善,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城市内河环境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著名的“生态足迹”的理论提出者加拿大生态学家威廉?里斯指出,城市是一个缺陷很大的生态系统,要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其本质在于最大限度的减少区域的生态负担。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城市建设、城市生活方式的变革、城市一体化等途径来完成。城市生态河道的建设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1 城市内河在旅游城市中的功能

1.1 内河的基本功能

内河是构成城市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

1.2 景观娱乐功能

城市水体作为天然的缓冲器,能够有效地调节城市的温湿度、滋润净化空气,自然也具有景观娱乐功能。水岸空间是城市游嘻行为发生最频繁的地带,水体空间开敞的视野、新鲜的空气等吸引人们进行各种亲水活动。

2 城市内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自净能力退化

所谓自净能力指河流受到污染后,水质自然地逐渐恢复洁净状态的现象。城市污水排放河流后河水发生的变化过程最能反映河流的自净过程。河流的自净作用主要包括稀释作用、沉淀作用、微生物衰减过程及耗氧-复氧作用。

2.2 生态系统的破坏

城市内河的污染,导致水生动物死亡,进而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这些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质污染、有机物污染、有毒物质污染、悬浮固体污染。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越多,物种越丰富则生态系统越稳定,抵抗外界干扰和压力的能力越强。由于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失去了合适的生存条件,无法保持生物多样性,食物链结构稳定性减弱,导致生物系统的生产力降低。

2.3 缺乏有效地制度和治理措施

目前,以河道防洪为中心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许多河流经过整治,防洪能力已有很大提高,有的已经达到国家或部颁布防洪标准,河道两岸或洪泛区居民的生存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在治河工程的规划理念上,只重视了河流自身的防洪安全,没有考虑将治河工程同河流的污染治理相结合,没有同以河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和改善相结合。传统的治河工程以工程力学为基础,只强调建筑物的坚固和稳定,忽视了河流水体在流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隔断了河流与岸上及流域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尤其是,随着城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期望河流的生态功能能够尽快得到保护和恢复。

3 治理措施

3.1 恢复河流自然风貌

弯曲河道是天然河道中常见的一种河流形态,然而由于大量水力工程的建设,对自然河流截弯取直,违反了河流摆动的自然规律,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也降低了其原有的景观价值。同时,弯曲河道有利于生物生长,在河道建设中,应保持现有河道走向,河道岸线顺应河势,因河制宜,尽可能保持原有河道的蜿蜒走向,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

3.2 底泥治理

底泥疏浚是解决内源负荷的重要措施。底泥疏浚包括工程疏浚技术、环保疏浚技术和生态疏浚技术。一般在整治河段的上、中、下游采集底泥样品进行分析。许多城市内河淤积严重,除风吹、降雨冲刷、尘土等自然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排入内河,以及沿岸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市政垃圾的混入造成的。在底泥疏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其对周围的土壤、地表水体、地下水、环境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3.3 生态建设及景观规划

3.3.1 建立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的,以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前提,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型护岸形式。生态护岸集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功能于一体,代表着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护岸所采用材料的不同,可将生态护岸分为自然原型护岸、自然型护岸、多自然型护岸,生态护岸的功能则分为防洪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自净功能等。

3.3.2 建立河流缓冲带

河流缓冲带包括以临河绿地为主的绿地系统、主题公园为主的景观系统、水景天地、水上乐园等水域景色。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重视生态缓冲区恢复和综合利用,把原有的两岸建筑群拆除,逐渐变为公共开敞空间,恢复自然生态,形成环境良好、低价不断上升的综合功能开敞区。一旦河流两岸留出缓冲带,可以自然地重新生长植物或重新种植,促进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减少地表污染物进入河道,同时利用缓冲带植物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缓冲带还具有稳定河岸、提高防洪能力的作用。因此,河流治理方案的首要任务应保护和建立沿河两岸生态缓冲带,还河流以空间。河流缓冲带是一个城市能见水、近水、亲水的特色景观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热点。河道缓冲带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开敞区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陆空间形象。

3.3.3 挑空式平台

亲水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景观处理的手法,它能够将人们带到离水边很近的地方。它能够作为教育宣传点、观景点、垂钓区、社区入口、林荫道的连接点和非正式的集会场所。当亲水平台作为滨水区的通道时,它也可以为公共开敞空间和滨水林荫道提供连续性。当然,亲水平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即它能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遮护和阴蔽。

4 结语

城市内河的治理依托于工程措施,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生态型旅游城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从而提高旅游城市的吸引力。然而由于城市发展的局限性,一些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缓冲带内河护岸
河岸缓冲带植被布局对氮流失的影响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太湖流域流经不同类型缓冲带入湖河流秋、冬季氮污染特征∗
滨岸缓冲带去除农业面源污染技术研究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