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2015-08-15王志华开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王志华(开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1 开封市水资源现状
开封市主要河流有涡河、惠济河、贾鲁河等,流域面积>100km2的河流有32条。地下水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9.50亿m3。地表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6-9月占全年的70%,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8.00亿m3。开封市北靠黄河,黄河水资源对开封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每年从黄河引水约5亿m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局部暴雨突发、多发、重发,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日显突出,已经成为现今防洪减灾体系中的重点薄弱环节。水文监测站网作为防洪减灾和山洪灾害防御的重要非工程基础设施,能够有效提供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决策信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但开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网密度较低、分布不均、结构不全、功能相对单一,目前流域面积在200~3000km2以内有防洪任务的11条中小河流上只设有3处水文站,控制率仅23.30%,中小河流水文站网密度严重不足,存在大量水文信息监测空白区。黄蔡河、运粮河、小蒋河、淤泥河、涡河故道控制面积1891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0%,却没有控制站,从而无法准确计算区域水资源量,难以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满足不了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此外,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手段落后,使得现有水文站网及功能无法满足新时期城市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应对突发性水事件能力等对水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加快开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振兴开封,实现中原崛起宏伟目标必不可少的水文技术支撑。
2 开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
2.1 政策支持
为完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网和预测预警预报体系,提高中小河流防灾减灾能力,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要求力争用5a时间,使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加强水文监测站网及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水文巡测基地和应急监测能力,密切监控河流汛情,提高水文监测能力和预报精度。
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水利厅也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省发改委大型项目办接受申请,将该工程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为工程建设提供政策支持。省水利厅相继组建专项领导小组和省水文建管局。开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也组建项目处并积极开展工作。因此,在这些有利条件支撑下,开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2.2 开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的研究
开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以先进测报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系统建设达到提高水文测报自动化水平,改善测验人员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确保设施设备先进可靠,测验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水雨情信息采集及时准确。新建或经过改建后的水文站雨量、水位监测实现自动测报,流量监测优先采用自动化测流。测站数据传输以公网为主,另加卫星双保险传输模式。数据接收处理建立统一的水文测验管理公共数据平台。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做好建设管理的同时,要尽快建立系统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要积极探索精兵高效的水文测报模式,积极开展水文巡测,推进水文测报自动化发展;随着中小河流水文站网的加密,运行费用和人员编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建议将运行经费纳入单位事业经费中且扩充人员编制,使开封市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项目切实发挥应有的效用。并且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完善现有水文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市、县水文机构双重管理体制建设和县级水文机构建立,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作用,分担职责,共同建好管好用好系统,充分发挥效益。要加强人员培训,确保新技术能够正确掌握,新仪器能熟练使用,为水文监测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奠定人才基础。
3 结语
本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和优化开封市中小河流域水文监测站网密度和布局,全面提升项目区监测站点的水文测报、分析评价及水文水资源信息服务能力。各站点雨水情信息20min内传至省水文信息中心站,30min内传至国家防总,有效提高防汛抗旱减灾决策的效率,实现中小河流暴雨洪水的自动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中小河流的洪水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水文行业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民生水利、促进人水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它将对开封市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防洪减灾水文技术支撑,将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开封市水利局.开封市水资源公报(2012 年)[R].开封:开封市水利局,2013.
[2]开封市水利局.开封市水资源公报(2013 年)[R].开封:开封水利局,2014.
[3]杨伟红,等.开封市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6):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