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专业建设与改革构想

2015-08-15黄功学包永刚张竟超王玉振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20期
关键词:职业改革专业

□黄功学 □包永刚 □张竟超 □王玉振(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1 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构建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的。因此,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二是专业建设涉及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等内容,这些因素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把专业做强、做精,教学内涵建设才会有新的突破,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专业建设的成就不仅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巩固现有成果,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为学校的特色增添新的亮点。

2 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2002-2012年是在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模式下运行,专业建设受多种因素制约,专业建设整体水平较低,专业的底子较薄、基础不扎实。专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不明晰,专业软硬件建设滞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展不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少,工学结合不到位,专业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充分,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有差距。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师队伍素质还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需要不相适应,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较弱。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才起步较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水平不高。考核评价模式缺乏创新,不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要。学生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刚性管理多柔性教育少,“重技能、轻素质”及“重管理、轻教育”的思想严重。毕业生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

3 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构想

3.1 实施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计划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和《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对区域产业升级调整的要求,紧紧围绕河南省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和发展进行规划,建立科学、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优化水利类、土建类、环保类、机电类、电子信息类、测绘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布局和专业群结构。制定学院《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实行项目立项制度和项目责任人制度。把专业建设和改革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以院级骨干专业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建设和综合改革力度,建成一批在省内领先、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带动学院整体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3.2 实施专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

进一步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索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办学新模式,以专业(群)为平台进行校企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试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个框架下的多样化探索。通过依托院级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创办产学研联合体或创办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一体的“专业性公司”,构建产业、教学、创新研究、应用服务立体推进机制,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重点及骨干专业为引领,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以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专业为突破口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

3.3 实施“三重一提”计划

3.3.1 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要重点突出三条主线,即要突出专业技能培养主线、基本素质培养主线和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主线。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以岗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加强市场调查,进行职业面向分析,以职业能力提升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校企共同开发技能课程;在基本素质培养方面要调整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创设课外教育项目,构建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方面要将创新创业就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创设课程和活动项目,要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就业教育课程体系,做到1~5学期教育活动不断线。从而形成以“三条主线”为支撑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3.3.2 重新整合专业课程内容

推行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修订课程标准,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把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对接,把企业的项目或任务引入课程,进行核心课程教材建设。通过项目或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创新。

3.3.3 重新优化整合校内实训基地

按照“三结合四合一”即“教、学、做相结合”,“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学与实习合一”的理念对校内实训基地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建设具有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竞赛、技术研发与服务功能“多位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构建技能培养保障体系。

3.3.4 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能力

以每位教师承担的具体课程为载体强化专业课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技能培训,并进行专业课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测评,促进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

3.4 实施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模式改革计划

强化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专业课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单项技能训练“工单化”、综合训练岗位化。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创建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每个专业都有完备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进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建立在线课堂,推行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组织师生建立和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推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自主学习、知识构建和交流协作。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组织进行技能训练教学标准的编制,将企业案例纳入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开发专业校内技能竞赛项目,把校内技能竞赛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进行一次校内竞赛活动,以赛促改。实施顶岗实习前的综合技能训练计划,拟订训练项目,要求学生完成至少2个项目的训练,作为学业必修内容。完善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推行考证辅导与教学、技能鉴定与课程考核一体化。

制订《学生学业成绩综合管理办法》、《课程重修管理规定》和《奖励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等制度,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实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综合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构建考核内容科学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的评价模式,强化过程考核,突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考核,实现考核评价的诊断、评定和激励功能,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练的目的。全面实行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素质拓展证书等“多证书”制度。

3.5 实施素质教育计划

3.5.1 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教育项目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搭建学生素质教育平台。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创立特色、精品教育载体,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制订《课外教育项目实施方案》和《课外教育项目学分管理办法》,对课外教育项目进行系统管理。实施拓展训练项目引入计划,并将拓展训练项目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科学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载体,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以教育项目成绩、教育项目学分、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的量化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统一作出三年教育活动规划,做到从入校到毕业教育活动不断线。解决“重管理、轻教育”的思想,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教育有机结合,刚柔并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5.2 深化公共课程改革

进行调查研究,学习改革经验,结合学院实际,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改变授课方式,优化授课内容,注重实际效果,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深化外语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能力培养,构建充分反映职业需要的公共外语教学体系。以“快乐体育”为理念,推行体育教学改革,丰富体育教学内涵和形式。整合心理教育教学资源,强化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应用为核心,采取“1门计算机基础课程+X门专门计算机课程”的模式,开展计算机课程改革。开设素质选修课、艺术教育课和职业基本素养课程,积极推进人文素质课程、公共数学课程等课程改革。

3.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和完善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推进“名师计划”,出台学校名师评选办法,发挥优秀教师教学示范和科研模范的作用。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实行出师验收制度,确保青年教师培养质量。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计划,着眼于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重点加强在职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实施“教授工程”,制订推进办法,采取切实措施,尽快完成高级教师职称从中职系列向高校系列的转评工作。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行专业建设双带头人制度。加强教风建设,完善教师综合考核机制。

3.7 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专职辅导员实行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双证书制度,推动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建立健全辅导员的考核体系,畅通辅导员晋级晋职渠道。探索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双肩挑”的工作模式,推行导师制,规范和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探索学生助理辅导员制度,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

4 结束语

专业建设和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和主要抓手。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任务多、牵涉面广。我们只有从当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来认识学院专业建设和改革的紧迫性,只有在准确把握学院自身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中寻找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对专业建设和改革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规划,将目标管理引入到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中,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革步伐,才能尽快的提高学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才能尽快的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

[1]李畅等.方案重构课程重塑能力再造——“两重一再”工程的改革创新与系统推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

[2]刘兰明等.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2).

[3]穆学君等.基于活动性课程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1).

[4]张科.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4(8).

[5]李永刚.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6.

猜你喜欢

职业改革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改革之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改革备忘
我爱的职业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