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区域生态风险管控对策浅议
2015-08-15杨新阁
杨新阁
白洋淀素有“华北之肾”的美称。近年,虽然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加大了对白洋淀区域的保护治理,使其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由于区域气候干暖化、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等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理,使得白洋淀区域存在的生态风险加大,如何管控白洋淀区域生态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白洋淀自然环境概况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平原中部,地处大清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承接潴龙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孝义河及白沟引河的洪沥水,经调蓄后由枣林庄枢纽控制下泄。淀区主要由白洋淀、藻杂淀和马棚淀、烧车淀等大小143个淀泊和3700多条壕沟组成,淀内地形复杂,高堼壕沟纵横交错。淀周边以堤防为界,东至千里堤,西至四门堤,北至新安北堤,南至淀南新堤,东西长39.5km,南北宽28.5km,总面积366km2(十方院大沽高程10.5m)。淀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悬殊,有时出现连丰、连枯现象。白洋淀及其周边蓄滞洪区涉及28个乡 (镇)、229个行政村、38.78万人、耕地51.6万亩,行政区划比较复杂。
2. 白洋淀生态系统基本构成
白洋淀生态系统可以概括为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是陆生和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要素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体。白洋淀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据调查统计,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共47种,浮游植物406种、27变种,底栖动物38种,鱼类54种,鸟类192种,国家级保护鸟类187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6种,白洋淀哺乳动物14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5种。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3. 白洋淀近年来发生的生态风险事件
1983~1988年连续 5年干淀,1997~2004年干淀或低水位运行。淀内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氮、磷、COD、BOD含量超标,透明度降低,水质从Ⅲ类退化到Ⅳ类和Ⅴ类;随着初期雨水和初期洪水入淀,河道内多年沉积的污染物使淀水体水质进一步恶化。2000年和2006年,白洋淀两次出现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4. 白洋淀生态风险源及表象
白洋淀区域尺度大,生态系统复杂,使得其生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还表现出多风险源、多压力因子、多风险后果和生态反应滞后性。
白洋淀主要的生态风险源为气候变干、生态环境脆弱、洪涝灾害、泥沙淤积、地表水水量水位变化、地下水超采、人类活动造成的水质污染、人为造成的水体封闭等。生态风险环境危害主要表现为区域局地气候恶化,生物繁殖及生化循环受阻,生物量、生产量、物种量明显减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损失,景观结构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人类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旅游业、养殖业、种植业遭到损失等。其生态风险值极大,逐渐使白洋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
5. 白洋淀区域生态风险管控对策与建议
一是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进一步界定区域范围、明确保护目标、调查环境现状、识别分析风险源、评价生态风险表征、明确管控制度、落实管控措施。
二是建立长效补水调水机制。白洋淀上游水库下泄适当生态流量,实现库淀联调,确保白洋淀区域生态用水,保证枯水年淀内水位在6.5m以上,丰水年维持在7.0~7.5m以上;充分利用好南水北调工程备用水量,发生白洋淀生态风险事件时,可以紧急调用可用水源,缓解白洋淀缺水的生态风险;进一步实施跨流域引水补淀,使得白洋淀多源补水,严防“干淀”发生,降低白洋淀区域生态风险发生概率。同时,开展淀区工农业节水工程。
三是严控入淀水质,确保淀内水质达标。增加投资力度,加强白洋淀上游水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治理,减少府河等入淀河道内水体污染负荷,确保入淀水质达标。同时,适当加大淀区补水量,加快水体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淀内水质达标。
四是开展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严重的淀区西部、南部区域,特别是府河入淀口,实施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湿地生态净化功能,降低入淀水源的污染程度,为水生动植物、鸟类、珍稀保护动物创造适宜生境。
五是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人类活动。淀区内严禁建设污染型项目,调查旅游环境,合理设定旅游承载力阈值,确定适宜的游客人次,限制水上交通方式,减少水体污染,发展生态旅游。限制过度捕捞和非法狩猎活动,规范捕捞作业时节、捕捞量、捕捞方式,严禁非法围埝造田和破坏湿地完整性的其他活动。同时,制定淀内工业企业搬迁、产业转型升级等方案,进行长远规划,逐步实施纯水村住户有序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