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修十二渠滋养临漳世代人
2015-08-15肖勃
肖 勃
战国时期,魏国邺地(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河南安阳市北郊)的漳河经常发水灾。 为了对付漳河水患,当地人民想了很多办法,有些贪官污吏和巫婆联合愚骗老百姓说将女子献给河伯,洪水就会停止。那些官吏和巫婆还联合起来骗取人们的钱财,这使邺地的人们贫苦不堪。伴着天灾人祸,当地老百姓实在承受不住,最终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邺城当时是一个军事要地,三家分晋以后,邺地在韩国和赵国中间,这么重要的地方,魏文侯不想让它废弃,于是就派有管理能力的西门豹去当邺令。西门豹初到邺,就破除封建迷信的思想,取缔了“河伯娶妇”等迷信活动,严厉惩罚了欺压百姓的官吏。在此之后,西门豹开始着力治理水患,请来魏国的名工巧匠一起察看漳水地形,进行规划设计,随即出现了“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的历史壮举。
漳水十二渠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十二渠”的意思是指修筑十二个渠首引水。 漳水是多沙河流,多处引水正是适应这种特点而创造的。多沙河流因泥沙的淤积变化,经常使主流摆动迁徙,错乱不堪,使得受灾面积扩大,同时不能与渠口相对应,无法引水,为此西门豹多设引水口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修十二渠主要解决了如果一条或一组引水渠淤浅了,还可以用另一条或另一组引水渠来清理淤泥的问题。漳水渠设计合理,不但具有引水灌溉、洗碱、防洪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河流的清理淤泥、修护河道。
随着历史的发展,漳水十二渠的强大作用不断显现。东汉末年曹操占据邺,按原来的形式整修十二渠,之后改称为十二登。东魏改建为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道,使得灌溉面积扩大。隋唐以后这一带形成以漳水、洹水为源的灌区。唐代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溉农田十万亩以上。清代、民国时期仍修复利用。
十二渠的修建,滋养了历史古城——临漳。临漳古代称邺,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邺”之名来源于黄帝时期(邺,业之居住地之意),彰显了远古时期保护家园的重要性。西晋时期为避讳帝司马邺改名,因邺地北临漳河然而得名“临漳”。
临漳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自古就有“天下粮仓”之称。西门豹治水后,最高亩产曾达 “一钟”(约1000斤),产量比其他地方高出4倍多。邺城之所以有六朝在此建都,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重要因素。平广的土地、强有力的水利灌溉、适合农业发展的自然气候、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加上临漳县大力发展种植业的政策措施,使临漳农业在当今河北地区仍占据重要的位置。
在历史长河中,西门豹治邺,投巫凿渠,破除迷信;秦朝时项羽反秦,誓师于漳河南部;魏国时期曹操虎视中原,战败袁绍,占据邺地而统一北方;五胡争霸时期,石勒据邺而龙兴;高欢挟孝静帝于邺都,为北齐建国创下伟业等都发生在临漳。临漳也是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的故里。同时,临漳还留下了影响后世的经典成语典故,包括破釜沉舟、曹冲称象、下笔成章、七步成诗、文姬归汉等。
十二渠的兴建对临漳水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国后,临漳县对渠道进行了保护修建和利用,使得当地人不再受汛期雨水泛滥的威胁,可以引渠水灌溉农田,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无论是大禹治水成功防洪,还是西门豹修十二渠防洪引渠灌溉,都说明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改善都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临漳县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该县有古遗址70处、古建筑10处、古墓葬71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邺城遗址),省级1处 (北朝皇家寺院塔基遗址),市级3处。旅游业大大促进临漳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西门豹投巫、治邺的故事流传久远,他和谐爱民、富民强国的精神与实践,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西门豹初到邺地对封建文化的破除,而且不畏邪恶势力,勇敢对抗。在管理邺地做到了以百姓为主,将百姓的利益放到最前边。为了让百姓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积极想对策,最终依靠人们群众和自己的管理才能将邺地从一个荒凉之地,发展为对后世具有巨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古郡。治水的成功不仅因为有人们辛勤的劳动,而且还因为在修渠中,注意顺应自然规律。修渠不仅治理了洪水、灌溉了农田、流淌出历史文化,而且不断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促进整个社会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