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湖区水禽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15-08-15卞进波

湖南畜牧兽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水禽湖区农户

卞进波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 长沙410200)

湖区以水面积多为特点, 而水禽以喜水为特征。自古以来,水禽业经济就和湖区经济相生相伴,现代经济发展以来更是湖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同时也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由于鸭、鹅养殖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鸭、鹅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水禽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成为农户发家致富的宝贝。以一农户养殖蛋鸭600 羽为例,前3 个月为付出期,即成长期。3 个月后进入产蛋期,即收益期。产蛋量由70%渐进上到90%以上, 每日产蛋量约为500 多枚,每千克14~16 枚,以市价每千克18 元计算,每天收益率为600 多元。扣除3 个月的付出期和下雪及初春季节的保育期,全年约6 个多月的产蛋期,全年产蛋效益约14 万元左右, 扣除饲料及人工费用6万左右,农户全年获利大概在7 万元左右,效益比在外务工一般人员要好。 因此,发展水禽业经济是湖区农业农村农民实现畜禽经济致富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实现增产增效增收的一块法宝。因此,如何在湖区发展水禽业经济,如何解决影响湖区水禽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至关重要。

1 南方湖区水禽养殖的特点

水禽包括鸭、鹅、鸿雁、灰雁等以水面为生活环境的禽类动物它们主要在水中寻食,家养水禽来自水鸭、美洲家鸭、灰尘色雁和鹅雁。水禽养殖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是家禽饲养中的一种,在南方湖区主要以蛋鸭与鹅的饲养为主。 户主搭一棚,临近河渠,大多以散养散户为特点,主要饲养模式:圈养,放养时间不长(受水稻种植季节因素影响),禽料主要以玉米、稻谷为主。依水而活、靠天吃饭的现象普遍存在, 大多数还停留在比较粗放的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着控污能力弱,养殖效益不高的问题。

2 影响湖区水禽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疫病因素: 疫病因素是影响湖区水禽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2.1.2 产生水禽疾病的种类很多, 首先是自身影响产生的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包括营养缺乏病、中毒病和其他疾病)。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侵入水禽体内,从而使水禽生病乃至引起死亡的疾病。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随着水禽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增加,过去认为水禽抵抗力强,疫病少的观点逐渐被改变了,以往鸭、鹅病仅有鸭瘟、小鹅瘟、大肠杆菌病等少量的常见病,但近几年来,出现很多新的烈性传染病,如:副黏病毒病、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等。

2.1.2 湖区自古以来是鸟类迁涉与生活的天堂,候鸟迁涉给湖区带来许多的生机但也会带来一些弊端, 尤其是给水禽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危险。候鸟的迁涉可能携带病菌,甚至不可排除会携带高致病性菌,例如H7N9 禽流感病毒,这种风险无法避免。

2.2 科学饲养的问题

科学饲养的问题是水禽健康的首要因素,是水禽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前提,是水禽业经济取得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科学饲养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二个方面:

2.2.1 养殖场所规范问题。 当前农户的水禽养殖普遍缺乏一个规划的问题,都是自由养殖,养殖场所不固定,消毒设施不完备,放养区域不固定且面积不固定,典型自由放养模式,属传统养殖模式。养殖场所和水域面积是水禽生存的根本,如果养殖水禽过多,而场所相对较小,会导致一些疾病的滋长,而且会给养殖场所的植被和生态带来灾害。水禽活动的地方主要是水域和水域边的稻田或者湿地,而且水禽大部分喜食青草和其他植被,一个地方固定的话会让使这个地域的植被被水禽消耗或损坏,从而破坏这个地方的植被的恢复功能,从而使这个地方的植被缺乏自我修复功能。

2.2.2 饲养的科学问题。 很多的水禽养殖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科学饲养的问题。如何饲养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水禽的生长和健康。好的养殖方法和饲养可以促进水禽的生长和健康, 提高产蛋率和成长,缩短消耗期限,增加效益期,提早出栏,能有效降低养殖农户的养殖成本。 当前,大部分的农户养殖没有进行饲料配比,在水禽的生长过程中,都是一成不变的使用同一种饲料或者谷物,没有在水禽不同的生长期进行不同的饲料配比, 缩短水禽的成长期,增加蛋白的含量,提高水禽产品的蛋白含量,从而提高水禽产品的价值。更不知道在一定的加喂青饲料可以促进水禽的健康和机体的抗病能力,缺乏合理的调剂功能。

2.3 流通的问题

商品的成功在于流通,即好买好卖,将产品变成金钱。 水禽的养殖也是一样。 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流通是成功的关键。 当前很多的时候很多的水禽养殖农户最愁的是产品有了却无法销售出去。产蛋期天热怕坏,天冷愁销。在集市上吧,量小还可以解决,但量大则无法解决,两眼发愁,伤人心神,大大挫伤水禽养殖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当前水禽养殖流通不畅通,一是养殖农户的销售模式还停留在过去的销售模式上,即肩扛手提的集市模式。 二是没建立加工储存,提高水禽产品附加值的模式,从而有效避免产品多而被损耗的情况。

3 对策

3.1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制订好免疫程序。

科学防疫,认真做好各项疫苗的注射(包括禽流感疫苗),增强养殖水禽的抗体,以达到免疫的效果,增强水禽的抗病毒能力。 伴着养殖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湖区水禽业养殖应当及时免疫,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制订好免疫程序,针对不同时期的疫病流行特点做好免疫工作,正确科学合理使用疫苗。

3.2 规范养殖场的管理,加强消毒,尽可能消除或者减少病原菌。由于厂址选择、管理不善等原因,养殖场与外界环境成为事实上的各种物品(特别是污染物)带菌人员畅通无阻的交流场所,致使疾病广泛传播。地面平养的养殖方式使动物与其排出的粪尿时刻接触,一担少数水禽感染,地面含有营养丰富的粪就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使其迅速繁殖,结果不断加重疾病的发生。 因此,使动物生活在与粪尿隔离的环境中,是有效控制疾病所必需的设施。 加强消毒意识,重视进舍前后的的消毒。 有效杜绝消毒不彻底、不规范、不持久情况。

3.3 科学规划水禽类活动区域。 在活动区域内进行分区,即把养殖区域分为活动区、待活动区、恢复活动区,有效防止养殖场所植被被破坏的可能,尽量保持水禽养殖场所的生态平衡,确保水禽养殖场所的食物链的再生与平衡,从而确保水禽经济的长促发展。

3.4 合理调配水禽的食物。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进行不同的饲料配比,尽可能缩短养殖消耗期,提高水禽的蛋白含量,增加水禽产品的价值。

3.5 发展绿色生态养殖。 尽可能增加水禽需要的青饲料,确保水禽的健康和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 建立立体养殖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入自然的饲养方式, 自然养殖方式能增强家禽机体的抵抗力、激活免疫调节机制,家禽得病少,并且能大幅度提高禽肉、禽蛋的品质,生产出特别受人欢迎的绿色产品。

3.6 产品流通销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做好做活水禽产品的流通销售,将产品以直销、代销、等形式尽可能的销售好水禽的产品。 流通是水禽业获得发展的关键, 有没有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否把产品销售出去。 解决好水禽业养殖场的销售是一个关键,建立水禽业的现代销售体系至关重要, 克服传统的一家一户简单的一对一的销售, 建立现代信息的销售网络,有效解决产品积压的问题,才能使养殖户真正获得利益,才能真正树立养殖户的养殖信心。

3.7 以企业为纽带,推进水禽产业发展。 打造龙头企业,建立水禽产品的加工等一条龙的模式,增加或提高水禽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水禽产品经济效益,提高养殖农户的养殖积极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信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坚持围绕“ 龙头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的运营模式,实行“ 六统一分”的管理原则,即统一标准设计建设圈舍、统一技术、统一提供种苗、统一防疫、农户分散饲养。 有力推进水禽产业规模化、品种优良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

猜你喜欢

水禽湖区农户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水禽耳边有枪声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水禽的画法(六)
水禽的画法(二)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粮食日 访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