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与偏见研究——基于文化同化与冲突视野
2015-08-15李永政
李永政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2;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引言
民族高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来源于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民族高校的汇聚,形成了众多民族文化在民族高校中的融汇,加上学校教育所代表的主流文化,民族高校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环境,并在客观上形成了文化比较、文化碰撞冲突等效应,因此,文化同化与冲突问题是民族高校不可回避的课题。文化同化与冲突过程中,民族高校中的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及其他文化有了更加真实和具体的认知,在原有民族认知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大部分研究主要偏向于民族认同的形成、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关联等问题,其所指向的主体一般指民族整体。而对民族高校这个特定环境中少数民族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民族认同及偏见的研究并不多见。民族高校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场景的投影和延伸,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状况直接影响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和谐,因此,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与偏见的研究对于现实民族问题的解决和理论上的推进都有重要价值。
一、影响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与偏见变迁的因素解读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对学生的民族态度有重要影响,不同家庭条件下所产生的民族意识、观念各有不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和偏见的家庭条件主要是家庭的文化背景、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等方面。家庭的文化背景方面,民族学生家庭的文化背景各有不同,生活于较为封闭的民族地区的家庭,其家庭文化背景自然为民族文化背景,家庭内民族文化观念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学生的民族态度。父母的文化程度方面,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对于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耳濡目染下,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等民族问题的理解往往也较为客观。家庭经济水平方面,经济问题和民族学生的民族态度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在家庭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时,民族学生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到民族地区以外的地区开阔眼界,对外部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民族学生关于民族的观念和思想自然有所影响。民族学生进入民族高校后,与家庭的距离相对较远,文化环境各有不同,家庭对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的影响也因此弱化。
(二)社会因素
相对于其他学习阶段的学生,高校中的民族学生受社会方面的信息影响更大。虽然学生生活局限于家庭和学校,民族学生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但是作为社会成员,民族学生的生活起居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在高校环境中,学生之间的差异都可以让民族学生对社会民族现实产生最具体的感知。[1]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民族学生有更多的信息途径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特别是对高校民族学生而言,时间较为充足,有更多的条件去接触到各种社会信息,种种社会因素也在无形中促成民族学生的民族态度。从社会现实来看,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各种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执行、民族民众在现实社会中的待遇等各种社会现实都是民族学生所能看到的客观事实。民族高校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对于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便对民族产生了相应的认知。另外,在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有更多的途径去接触到外部信息,媒体上有关民族的各种信息倾向都可能会影响到民族学生的民族观念和思想。
(三)学校因素
学校对民族学生的民族思想意识观念具有重要影响,这个影响不仅在于学校教育中所开展的教育内容,同时,学校的文化环境、学校的民族倾向和态度也对民族学生有直接影响。从学校所开展的教学内容上来看,学校教育如果能够根据民族学生的年龄阶段,设置不同的民族教学内容,则有利于民族学生对民族问题的各个方面有系统科学地认识,从而使其在民族态度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民族高校是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民族学生对相关问题有一定的认知,正是其民族观确定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开展相应的民族教育,必然有助于民族学生的民族态度调整。从学校的文化环境来看,在单一的民族文化环境下,民族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自然对民族及民族文化有更多地认同,相对而言,对其他民族及民族文化则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民族学生对于文化有更多的认知,在文化倾向上便容易出现不同的倾向,民族高校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使得不同民族文化的民族学生在与其他民族进行身份区别时自然对于本民族及其民族产生一定的民族态度。[2]学校的对各民族的态度,虽然在原则上每个学校对于民族所秉持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到实践中,由于不同学校的学生主体和民族氛围各有不同,因此,不同学校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实践各有不同的形式,由此也呈现出学校不同的民族态度及民族色彩。具体到民族高校而言,为民族培养人才、推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高校的基本任务,因此,民族当然是民族高校教育展开的基调。民族高校在民族维度上的发展所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倾向,将最终为民族学生感知,从而也影响到民族学生的民族态度。
二、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与偏见主要倾向的归类分析
民族认同与偏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虽然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在民族高校这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中,因文化同化与冲突,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自身原有的认同与偏见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民族态度。民族有内外之分,认同有积极和消极,偏见有高低差异,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偏见倾向从理论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积极民族认同和低民族偏见
此种类型的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及其他民族都存在积极的民族认同,在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有较为强烈的兴趣,愿意了解和认知,因为对于本民族及其他民族都有较为积极的认可,相对而言,这些学生民族偏见较低或者没有偏见。开放、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上对民族问题的深入思考,是民族高校中民族学生积极的民族认同及低民族偏见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部分基础较好的民族学生而言,在民族高校的文化环境中,通过对民族理论的系统学习,以及对各种民族文化的客观认知和了解,很容易形成较为全面的民族观,在这种民族观支配下,自然会形成积极的民族认同和低民族偏见。
(二)积极民族认同和高民族偏见
有对比就有高低,民族高校成为各种民族文化的展示平台,有的民族由于对外交流较多,经济水平较高,相应地民族的文化水平较高,在文化的各个方面发展也较高,此类民族的民族学生在学校这个平台上直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高低之后,往往容易加深其固有的民族认同意识,对于本民族文化有更加积极的民族认同。而在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等方面高度肯定的同时,在保守的思想意识形态下,很容易会对其他民族产生抗拒或排斥,形成较高的民族偏见,特别是部分来自偏远封闭的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更容易产生此种民族意识倾向。
(三)消极民族认同和低民族偏见
在高校多元文化环境中,民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新的文化接触和交流,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中,部分民族文化较为落后的民族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民族认同,推崇其他民族文化或主流文化,并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在这种思想倾向下,会使部分民族学生加强对外来文化的追求和学习,通过文化认知方面的平衡,来应对因民族身份而形成的文化不均等。
(四)消极民族认同和高民族偏见
文化的发展有高低之分,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各有不同,相对于主流文化的先进、完善所带来的强势,少数民族文化显得较为弱势。另外,在国家或区域的主流文化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化因其自身的影响力有限而在客观上也形成了亚文化的客观事实。由于对先进文化的强烈认可,在民族高校中主流文化及其他较为先进文化的比较下,民族学生很容易产生较为消极的民族认同。在不能对本身民族文化正确看待的基础上,其他民族的客观认知自然也不能形成,对其他民族的高偏见不可避免。[3]
三、推进民族高校民族学生积极认同与低民族偏见的策略
虽然民族之间的问题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共同促成的,但从心理学上而言,民族民众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等民族基本取向是形成民族冲突和民族摩擦的根源所在。民族学生是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民族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态度直接关系着未来民族关系的走向,而民族高校是培养民族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强化民族学生积极的民族认同和低民族偏见有很大的必要性。根据以上分析,在民族学生的高等教育阶段,影响民族学生民族态度的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因此,促进民族学生的积极认同与低民族偏见也主要从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着手:
(一)学校方面
首先,对民族学生进行系统的民族理论教育,促进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不同年龄段的民族学生在问题理解方面及知识储备方面有所不同,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此基础上要对民族学生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使其对民族理论政策的认知由感性认知转为理性思考。其次,建立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和他民族的文化有一定了解。在对相关民族历史文化了解的基础上,借助民族理论学习,有助于民族学生对于其他民族客观认知,减少感性色彩。再次,培养民族学生的现代发展能力。民族身份是民族学生的标签,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的自信与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顺利适应发展的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往往具有很好的民族自信,而在现代社会中不能顺利发展的民族学生往往容易把相关问题归根于自己的民族身份,因此,加强民族学生现代知识学习,强化其技能培养,将有助于培养民族学生的现代发展能力,推进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建立。最后,营造民族高校中的民族文化氛围。高校对于各个民族学生的公正、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民族学生形成合理的民族观念。[4]
(二)社会方面
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民族学生,从社会上所接受的信息、知识逐渐增多,特别是在现实技术条件下,民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中各种民族问题信息及倾向,这些有关民族的各种信息和讨论都会对正处于民族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民族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其在民族方面的态度,特别是部分民族现实问题的处理及民族学生在现实中所感受的因民族身份而形成的各种遭遇,都会使民族学生在民族认同和民族偏见方面产生差异。社会是各种民族信息的来源地,也是民族学生对民族现实产生真切体会的主要环境,因此,通过社会方面努力,将有助于民族学生建立积极的认同和低民族偏见。首先,在各个领域强化民族平等意识,消除民族歧视,减少不公正待遇,使民族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民族之间的平等。其次,对民族进行科学的民族历史叙述。少数民族的发展是在交往、融合、变迁的过程中动态发展的,因此,对于各民族的历史叙述要尽量减少民族分界,淡化民族之间的区别和隔阂。再次,重视各民族的社会地位。少数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但由于媒体传播需要,经过过滤和摘选后的民族信息往往不能反映民族的真实状况,从而使公众对少数民族产生误解,因此,通过民族生活的真实还原,有助于少数民族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重构,形成少数民族合理的社会地位。最后,加强对相关民族政策制度执行的监管。当前,国家对于民族各种政策和制度在现实执行方面往往不能充分体现政策的真正目的,在政策执行环节方面,缺乏监管,流于形式或者敷衍了事的民族政策执行往往会使民族学生对民族政策制度产生误解,影响其民族意识和情感。[5]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造成了文化的同化,而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动性又使得文化的同化过程不可避免产生文化的冲突,在文化同化和冲突过程中,个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并因此影响民族问题的发展和走向。在民族高校多元文化环境中,多种民族文化集中共存,文化同化和冲突相对更加突出,促进民族大学生积极的民族认同和低偏见十分必要,而相关工作的展开还需要民族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王晋梅,周晓梅.少数民族语言消失与民族认同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
[2]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与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5).
[3]李 忠,石文典.文化同化与冲突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4]方丹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李智环.边疆贫困山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以傈僳族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