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上做好课中小结,提高教学效率
2015-08-15王桂英孙大林
王桂英 孙大林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中心小学)
如果教师的有效引导能成就一堂五彩缤纷的课,那么成功的课中小结就是其中的一抹亮色。如果说巧妙的引课导语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开启思维的钥匙的话,那么一个精彩的课中小结,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教师都很重视课中小结的设计,因为它是一节课中教学内容的概括性总结,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既可以理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承上启下,为下节课作铺垫,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我是怎样搞好数学课中小结,提高教学效率的。
一、课中小结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独学、对学和群学后进行全班汇报展示,在汇报时有时是先由一个组用不同的方法讲解完后,其他组的学生再进行交流、质疑、补充。但这样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遇到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时,展示的小组把所有方法讲完,学生质疑时,一会儿问这种方法为什么这么做,一会儿问那种方法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就显得思维很混乱,对方法的掌握也不是很清楚。但如果在每种方法或知识点结束后,及时地做出课中小结,学生思路会更清晰一些,也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先学习的是不进位加,在课中我与学生及时地做出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有了这样的课中小结,这节课的巩固练习题学生就做得比以往顺畅,当下一节课学习进位加时,学生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又做了课中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还要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运用这个计算法则,学生计算起来,既快又准确。这让我进一步意识到课中小结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二、课中小结时不可急于求成
学生每次在汇报时,可能思路不是很清晰,讲解不是很简洁,这时老师千万不能着急,一定要耐心听完学生的汇报后再进行方法小结。有的时候学生汇报不清楚的地方,我总喜欢去提示他们,或者进行补充,结果发现时间久了,学生就产生了依赖思想,每次汇报讲不清楚时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总盯着我,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另外其他的学生更多时候也不听他们讲,只是听我的补充,这样反而使学到的知识不完整。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慢慢地我放手让学生去说,我控制住自己先什么也不说,每次等他们汇报完后,确实需要帮助和小结时我再进行补充小结,结果发现他们的思路越来越完整,表达也越来越清楚。因此,在学生没有汇报完时教师尽量不要打断学生的思路而急于进行课中小结,要充分相信学生。
三、课中小结时要注意知识的拓展延伸
这种小结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新授小数除以整数时,除小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17.5÷5,这道题是小数除以整数,如果把5缩小100倍,把17.5÷5变成17.5÷0.5,小数除以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样小结既小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识结构。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体会到:数学课上成功的课中小结,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