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5-08-15田芮琦
田芮琦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现在已经进入了科技发达的迅猛时代,人类也进入了信息社会时代,电子技术在推动科技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而电子技术更新速度之快,也使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中职学校是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加强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改革,是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电子技术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求
生活中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日益增多,手机的更新换代能反映出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由以前能打电话的普通手机到现在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无不说明需要人才的时代来临了。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根据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而是需要一种全新的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2.教学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些学生说到书本上的知识头头是道,一遇到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便束手无策,这就是教育上的缺失。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际操作,不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领路人,剩下的由学生完成。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
1.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
现代的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旧式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老师在黑板上画复杂电路图的同时,很多学生可能已经到了昏昏欲睡的状态,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引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个弊端,可以节约时间,吸引学生。但是对于电路的分析和表达也不是十分透彻。仿真电路的引用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改进了教学效果,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可以使用仿真软件改变限流电阻的阻值,小灯的亮度会随着变化,实验结果在视觉上非常直观,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为以后的环节打下基础。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并用仿真软件验证是否可行,从而进行参数的变化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完成了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领学生自发学习,当学生遇到疑问和困难时,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所在,使整个学习一直处于探索状态。
2.实验课程的改革
以往的实验课都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前讲好理论知识,在实验室进行验证,采取的方式是老师在演示,学生在观看。往往老师在演示过程中很多学生就已经心不在焉了,即使让学生动手操作,也只是按老师的流程再做一遍,学习创新发现的意义并不大。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动手操作了,但是他只是一个“木偶”,重复着老师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达到自主学习、创新研究的目的。实训课程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先,实训课程内容的选择一定具有直观性、可观性,能够吸引学生,为本节课的实训焊接做好铺垫。如,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经常涉及信号的放大、饱和、截止三种工作状态。书上举例的实训课程是用示波器来观测放大后的结果,实训结果是一个放大的波形。实训结果不够直观,和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强烈。老师可以适当地改变教材,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如,引入“看门狗”电路的例子,利用蜂鸣器的响声和“看门狗”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旦欲望被激发,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这样教学改革的目的就达到了。其次,中职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有的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实训器材和元件的介绍本着简单明了的原则,杜绝过多理论知识的讲解,重点介绍它在本节课的应用。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查询,能用到的知识点都写在黑板上,如芯片的引脚功能,发光二极管的极性判别,电阻的色环法识别。真正地实现了轻理论,重技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潜力。最后教会学生方法,如何安装,调试,自我检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沟通,而老师则引导他们发现没有发现的问题,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好的带动学习较差的;做得快的可以帮助别的同学调试,纠错;学生之间的沟通更有利于知识的讲解,不知不觉中塑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相协助的团队精神。实训课的特点是每个人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合理设计元件的布局,即使元件的布局相同,焊接的思路也不同,即使焊接的思路相同,每个人焊接的工艺也不同。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投入到紧张的实训课程制作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升,看到的不再是交头接耳,玩手机,而是相互讨论研究争辩的氛围。调试结果正确时,学生会莞尔一笑。调试结果错误时,反而不是一件坏事,学生首先自己纠错,看看能否找出错误。如果不能,可以让做成功的学生进行测试和纠错,如果还不能,可以请老师测试,一起找出问题所在。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一定会记忆犹新,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三、考核制度的完善
考核制度不完善是学生缺乏热情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在实践教学中推行“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思想,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让学生在严格管理下逐步形成学习的自觉性,老师可以在每次实训课程结束时,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包括:电路布局是否合理;电路焊接是否标准;能否实现电路功能;如何解决思考题;在制作过程中能否帮助同学解决疑问。根据以上五项给出学生一个合理的分数,最后把每次考核的成绩加在一起取平均值作为每个学生实训项目的成绩。为了避免学生考试作弊,理论考试可以采取口试,每个学生轮流“过筛子”。考试范围可以是仪器仪表的使用、元件的功能。
实训过程中注意的事项以及遇到的相关问题,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真正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效果。最后把两项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该生最后的考试成绩。
电子技术改革是一项长远艰巨的任务,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技能的培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互相协作的精神、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为电子技术的应用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商联红.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