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转变
2015-08-15张春燕
张春燕
(河南省平顶山教育学院)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飞速发展,新的网络环境给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想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转变服务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所有载体的信息都能以数字的形式存取和管理,图书馆借助网络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还能实现信息传输的网络化,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网络使用图书馆的在线服务、远程服务功能,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能够更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网络信息服务的多样化体现在载体的多样化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存贮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快速应用,促使各种新型的信息载体不断涌现,这也极大地丰富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和创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不断趋于主动,基于用户的需求主动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转变的必然性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新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要上一个台阶,就必须适时地做出转变,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潮流。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形式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单一的书刊借阅已无法满足用户日常的信息需求而更多地走向网络信息,这种趋势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要变革和发展现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才能满足用户最大的需求。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转变对策
1.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
(1)加强传统纸质资源的合理配置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根据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要,合理购置馆藏文献资源,提高文献资源收藏的完备程度。同时应联合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一起对纸质资源的购买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使成本降到最低;然后采用馆际互借、网上信息传递等信息共享的方法最终扩大馆藏信息资源, 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信息。
(2)加强数字化馆藏建设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建设:①将部分纸质载体或其他载体的馆藏转化为数字化形式;②以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为代表的由出版商或学者生成的原始数字化作品和Internet 上的信息;③建立特色数据库。建设特色化网上数据库结合馆藏特色,根据读者需求特点,努力开发、挖掘馆藏信息资源,系统有效地组织数字化特色馆藏信息资源,逐步建立高质量的多种类型数据库,如学位论文数据库、重点学科数据库、专题信息资源全文数据库等。
2.转变服务模式
在当前的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图书馆必须要重新定位,将过去的“以藏书为工作重心”转变为“以为读者提供查询服务为工作重心”,转变服务模式,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提供网上阅读、网上预约以及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改善服务环境,设置明亮安静的阅览室。图书馆要适应新环境的改变,就要彻底地转变工作态度,以读者为中心,通过对借阅情况的分析,了解不同职业读者的信息需求;针对网上注册的个体用户,通过对其平时借阅情况、个人兴趣情况的分析和深度挖掘,了解读者的喜好,适时地通过邮箱向读者发布最新的信息资讯,积极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大信息服务范围,力求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3.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引进专业化的工作人员
现代化的图书馆需要高素质的馆员,新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要求有一支具有网络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培养选拔一支既具备文献情报资源管理基础,又具备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组织和提供网上信息资源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
(2)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以及再教育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员的素质培养,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信息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应举办多层次、多种类型的学习班,进行知识更新。将能开发、传递和利用深层次文献信息的专业人员送出去深造,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教育,使其顺应信息服务网络化的潮流。工作人员本身也应积极地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让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检索服务、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等各种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才能保障图书馆的正常生存。
[1]罗春荣.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检索平台的评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4).
[2]孙成艺.网络信息资源及其评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
[3]肖珑,张宇红.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
[4]陶跃华,孙茂松.搜索引擎中相关性反馈技术[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