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015-08-15

新课程(下) 2015年5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健康家长

左 佳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抗挫折能力是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时,个人能够顺利克服这种消极情绪的一种心理特征。

现在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上,往往受到父母和长辈的过度保护和宠爱,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学业上,由于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高,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人际交往上,由于从小缺少同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现在学生的心灵通常比较脆弱,一遇到挫折,心理上便难以适应,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正确认识挫折

无论什么时候,挫折都会存在,但是,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挫折,用一种健康、积极、自信的心理去对待挫折,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入校成绩不高,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内在能力的发挥。有自卑感的学生,处处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活动效率低,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胜任将来的幼儿教师工作,幼儿教师只有充满自信,才能感染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展地看待挫折,不会轻易被挫折打败。挫折就是你弱它强,你强它弱,所以我们不可以放弃,要勇于面对,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它。无论生活带给我们的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都要欣然接受。不要把目标设定得过高,一旦失败,便郁郁寡欢;有的学生是完美主义者,接受不了一点点的失败,这时就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学会给自己松绑,不要怨天尤人。学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发现挫折中蕴藏的价值。挫折也许会使人一蹶不振,但也会使人从失败中总结自身的不足与缺点;挫折也许会使人缺乏勇气,但同时也会磨炼人的意志、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完全,情绪波动较大,遇到挫折容易产生被动消极的反应。因此,学校要有计划地通过心理健康课安排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面对挫折时能知道如何应对,能够进行自我调适,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教师要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以及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时从容面对、不手忙脚乱,成功地战胜挫折。除此之外,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常行为,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并加以引导和教育。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联系实际,通过事实来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育,获得真正的进步。因此学校应利用每学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幼儿园见习的时间,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见习中得到真正的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的意志以及笑对挫折的勇气。通过见习活动也让学生明白生活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而是充满挑战与坎坷的,很多事情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过,才能够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逆境。

三、注重家庭教育,家校联合共同努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有助于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父母要为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榜样,彼此间能够尊重,相互理解,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孩子沟通,讲述一些贴近生活的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来激励孩子。教导孩子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地努力与坚持,在挫折中得到磨炼,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并且住校,教师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把学生的情况及时向家长进行汇报,做到全面而客观地向家长讲述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提供给家长一些正确教育孩子和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建立起家校一体的抗挫折教育系统,全方位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通往成功的路是充满挫折与挑战的,但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去应对,一个承受不了挫折的人是无法踏上成功之路的。

胡琰.幼儿抗挫折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11).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健康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挫折使我更坚强
家长请吃药Ⅱ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