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探究初中语文的教改条件
2015-08-15张萍
张萍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
整合探究初中语文的教改条件
张萍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
在新课标的环境下,初中语文的教育改革要能够得以顺利的开展一定要有优良的改革条件,如此才可以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完善地融入到现代化的教学工作中。在这里,以多年的语文教育经验整合探究初中语文教育改革中需要的条件。
整合探究;初中语文;教改条件
一、在新课标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校园里面的优良的教学环境已经形成,教学工具基本建设完整。教育改革上硬件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完备,但从教育改革的本质而言,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贯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一教育理念以配合初中语文教育改革。对此,我们从以下两个层面分析语文教改。
1.学校要积极宣传新课标理念。新课标的实施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然而究其本质,却还是有一些人不甚了了。在教育过程中教育部在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有关初中教育的决定明文规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如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就必须改变墨守成规的教育理念与古板的教育体系,并且需要脱离单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的工作中,而教师也要把引导学生学习的工作进行到底。从初等学校的角度看,营造优良的教学气氛与环境,加强教师了解强化新课标理念,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积极培训教师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彻底贯彻落实教育理论,落实于真正的教学课堂上,让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以真真正正的革新。要是不这样做,教学改革便是一纸空谈,没有一步一步实现,只能止于足下,连痕迹也难以留下。在当今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作为一位领路人,引导学生自己走出一条路来。
2.诱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的热情。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工作中,教师需要对改革的理念深入了解,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全力诱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能够在多方面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朗诵等能力。例如在学习新课文前,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正式上课时让学生主动发言,把自己找到的文章进行朗诵,并且介绍作者。如此一来,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育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勇气,还让学生自主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与教师面对面的沟通,又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热情,何乐而不为?还有,教师也可以在课后推荐一些名著作品,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实自己,也为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开展探究新的教学模式
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的,都在前进,同理而言,语文教育改革就是遵循事物不断变化的这一规律性进行的,以更新现有的模式为基础,深入开拓新事物的进程为总目标。所以,语文教改是不断前进的、变化的,是积极的、有益的。以前教师一般都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一般模式,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这深深禁锢着学生的创造性与学习能力,故而,以下的教学模式或许有利于改善当前的局面。
1.自学模式。学生不可只在知识中自我学习,还需朗读、批阅多面发展。例如教师在布置完课堂作业后,让学生相互之间批改,找到对方的错误,并相互教导改进。如此,不但可以巩固自身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向外拓展,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知识,还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经过自学模式的训练,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文学修养,也为学生的自我展示开拓了平台。
2.小课堂模式。让学生把细听、深思、熟记三者有意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将教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的知识点融化于脑海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相互探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并与同学找到解决方案,把握重难点。如此在小课堂交流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做到了课后对学习的加强稳固。
三、深入体味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就是初中的时候。此时的初中生记忆力强,有着充沛的精力,反应快,接受能力强,是正式学习语文,打好语文基础的大好时光。若是此时荒废了时间,将语文学习弃之不顾,那么以后再想提升语文成绩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可能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把语文变为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学科,让学生了解语文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初中教师一定要在这个黄金阶段,让学生好好学习语文,建立学习语文的基石。
学生经过了小升初这一成长阶段,心理与生理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教师应及时把握这些变化,让他们走进浪漫、热情、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从而爱上语文,对学习语文产生丰富的兴趣。
语文教育改革要一步一步地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整合探究教育改革的条件,教育改革的成功实施需要诸多方面的配合,如社会、个人、家庭、教师、学生多方的帮助与支持。
[1]贺恒立.创新理念:有效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深入进行[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
[2]马丽方.谈初中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3]赵中娣.对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究[J].考试周刊,2010(54).
·编辑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