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品教师备课技能 优化思品课堂教学效果
2015-08-15黄从兴
黄从兴
(陕西省山阳县漫川中学)
提升思品教师备课技能 优化思品课堂教学效果
黄从兴
(陕西省山阳县漫川中学)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备课成为思品教师追求的一个主要环节。在备课的环节、备课的艺术等方面阐述观点,期望有助于思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备课;环节;艺术;教学效果;优化
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一种弊端,即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缺乏信任感,尤其是网络大量负面因素的冲击,使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政治课相关理论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讲述的内容过多地呈现假、大、空现象。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学生学习思品课没有情绪,教师也没有信心,教学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作为政治教师,不但为人要正直,讲课的内容、举的例子、提供的教学资料都应该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师要想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何做到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做好备课这个准备环节,提升备课艺术水平,能极大地提升思品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一、强化备课环节的准备
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称为备课。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上好课,课前必须备好课。有人把教师备课过程,比喻为工程师的设计工作,教案如同施工的设计图纸。工程设计图是精心细致的,教师备课也要精雕细琢。
1.详细掌握学生情况
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情况如何,如何根据教学对象制订出好的教学方案,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教师,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必须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而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影响教师教学效果。
掌握学生实际情况,首先要了解学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需求。学生知识体系是否扎实,决定了学生在作业或课堂提问中,对问题分析的能力。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想组织好教学程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第三,把握学生的学习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做事情的成败,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深入钻研教材体系
虽然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可现行的是新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要求等方面做了局部完善,有些知识更新的比较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认真阅读课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教材各部分的中心思想、弄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解决好重点和难点问题、精心筛选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使教师所讲授的课堂脉络清晰、重难点突出、概念明确、知识结构合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前,要认真学习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这不仅规范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了对教学目标和程度的具体要求,还规范了教师如何使用教材。只有认真研读,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把握学生,不仅体现对知识的基本要求,而且体现了对觉悟、能力、心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明确了教材重难点问题的探究。
二、追求备课艺术的探究
备课时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上课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教师在设计准备工作中,不仅要备具体的知识目标体系,明确教学重难点问题,同时还得把握几大备课原则,从而使自己的备课发挥极大功效,全面提升自身教学效率。
1.把握系统性,局部和整体、主导和主体、教法和学法统一
在备课环节中,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局部和整体统一、教学对象的局部和整体统一、教学方案的局部和整体统一,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统一。备课时一方面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结构完整,体现结构完整和各环节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注重教师与学生协调,教法与学法同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2.明确目标性,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内容与形式统一
思想品德课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统一的任务,在备课环节中,教师必须立足于传授知识,理清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评价、表达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能力。
作为人民教师,在新课改下,能做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感受、去体验。在此提出我个人的几点浅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组织教学有所帮助,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成绩。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5.
[2]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丛书之思想品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9.
[3]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4]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06-01.
[5]阚兆成.新课程释疑解惑[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06-0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