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生成点 演绎精彩美术欣赏课堂

2015-08-15丁凡

新课程 2015年8期
关键词:美术阅读教学课堂

丁凡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抓住生成点 演绎精彩美术欣赏课堂

丁凡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特殊性造就随时可能出现生成。如何抓住它并灵活运用,着重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巧引“弦外之音”,促成课堂的生长点;二是捕捉“质疑之声”,演绎课堂精彩生成;三是妙用“留白之美”,让课堂“无声胜有声”;四是活用“拓展之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最后提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两者和谐统一运用,成就精彩美术欣赏课堂。

预设;生成;精彩;美术欣赏课堂

预设是指教师上课前要全盘设计。大的方面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认知特点)、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流程等。细节方面包括开课导入、课堂提问、环节过渡、结课照应、媒体运用、教学节奏、板书设计等。生成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碰撞、共鸣激起和创生的浪花,课堂呈现的是原生态的事实和景观。

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是许多思想的聚会,一定会有许多思想的碰撞、交织,随时有意外发生。课堂没有事先约好的精彩。精彩出自教学生成,捕捉一个生成就可能成就一个精彩的环节,忽略一个生成,就可能破坏一个精彩的课堂。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一、巧引“弦外之音”,促成课堂的生长点

“弦外之音”是很多教师最头疼出现的情况。当弦外之音出现时,教师若置之不理,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大发雷霆,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这时,教师若能随机因势利导,巧妙转移,就会把学生偏差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如,《古希腊雕塑》的课堂教学中,女生羞羞答答不敢直视大屏幕中的图片,而男生却在窃窃私语,不时发出笑声。坐在后排的某位同学干脆大声说:“老师!古希腊雕像作品为什么大都是裸体的?”他的话顿时引起哄堂大笑。作为女老师,这时难免有些尴尬。但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敏感话题。如果敷衍搪塞,会让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裸体的现象,感到更加的神秘和不解。于是沿着学生的这个疑问,我进行了延伸:首先给他们介绍古希腊独特的地理位置,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古希腊人开放的思想观念和探索的民族精神以及崇尚人体健美的审美观。接着顺势延伸了艺术中的人体作品以及人体作品中表现出的人体的曲线、结构、肌肉、光影等形式的美感。这样的因势利导,不但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使本来杂乱的课堂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有句俗语叫:“会说话使人笑,不会说话使人跳。”对待学生的这些“弦外之音”,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巧妙应对课堂上的这些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使其朝着有利于课堂生成的方向发展,可能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二、捕捉“质疑之声”,演绎课堂精彩生成

民主和谐的美术欣赏课堂经常会出现学生质疑的现象,那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新旧知识经验的矛盾冲撞,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文本。特别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后提出的疑问更反映出其由表入里的思考形态,更富有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是难得的可贵的课堂动态资源。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捕捉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而感觉质疑的问题,并对生成问题进一步地挖掘,生成新的教学过程。

例如,在欣赏法国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女神》时,一位学生在自主欣赏过程中就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称德拉克洛瓦为浪漫主义画家?从他的作品来看好像和“浪漫”这个词不大相符?”这个问题的提出引起全班学生的共鸣。大家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在等待着答案。于是,我让学生阐述了对“浪漫”一词的理解,有的学生说:“浪漫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有的学生说:“浪漫就是人与人在一起时,情和景、身和心的结合所产生的那种美妙的意境。”……听完了他们对浪漫这个词的理解之后,我带着他们从画家所处的时代、画家的个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题材内容、笔触、色彩等方面去分析讨论、探究。再把中国明代徐渭的浪漫主义与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联系起来,最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绘画中的浪漫是指向一种激情,一种率性、率真,一种突破常规,一种革命性的举动,而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卿卿我我、优美的抒情式的浪漫。

正如布鲁姆所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及时地捕捉住生成精彩的有利时机,使课堂教学不断生成,让美术欣赏课堂更加精彩。

三、妙用“留白之美”,让课堂“无声胜有声”

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不应是面面俱到的,就如中国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也给了人们无穷的浩渺之感。人们的心灵在观看画作的同时得到净化,让人们烦躁的心得以安静,也让人们禁锢的思维得以发散。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应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这情境把学生带入欣赏思考境界中,让学生用自身感受去发现、研究、探索。并运用延时评价,让学生产生“再想一想,有没有更多的……”的期待,课堂也会出现预想不到的精彩。

例如,在欣赏朱耷的画作时,教师先不下定论,戍轮台”。可这是一个君臣尽醉的年代!因而你只能“关河梦断,尘暗貂裘”“塞上长城空自许”“报国欲死无战场”。放翁,你有“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的无奈吗?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你依然在苦苦准备与等待,“《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依然深深爱着南宋大地。流年暗渡,雄心犹在;事业无成,你心不悔;两鬓已苍,爱心不灭。

你发如雪,你泪纷飞;你苦苦等待,你渐渐苍老,你慢慢远去;你心不悔,你爱不灭。你巍巍如山,皎皎如月;高山之下,明月之中,我用清泪洗涤我的尘心。

“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读着学生的佳作,我深刻地领悟到课型创新不是纸上谈兵,在新型的阅读教学课堂中,阅读教学过程不在枯燥乏味、苍白无力。

2.“化题为象”之化“象”过程

化“象”过程就是一个“吸、吐”的过程,由感知到理解,再到巩固,最后到运用。一言以蔽之:形象化—情感化—内心化—文字化。

“形象化”就是让学生将一篇篇抽象的课文文字,通过阅读、理解、感悟,在脑中形成一幅幅可感知的“图画”;“情感化”就是当学生在脑中有了画之后,让学生在这幅画中投入自己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扬或抑……“内心化”就是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在内心有所感触;“文字化”就是言为心声,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流露于笔端,形成文字。

这样的阅读教学,“还我琅琅读书声”就不会只是一种奢望、一个祈求或者一句呼吁、一声抗议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在积极思考、共同交流讨论中发现一个个感人的“象”,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积淀,都形成自己的思想,在体会到语文学习乐趣的同时,也不再感到“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1]李克.快乐学语文[J].美文杂志:少年版,2004(09).

[2]刘国正.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例说[J].语文教学研究,2006(03).

[3]余映潮.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2005(04).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美术阅读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创意美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