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2015-08-15李洪梅
李洪梅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
浅谈新时期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李洪梅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育教学活动又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理念,从而革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立足于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高中课堂教学的具体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举措。
高中课堂;教学质量;存在问题;对策
课堂始终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不能够忽视课堂的重要意义。我们在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强调优化课堂教学,就是希望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得课堂效率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一、高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育人观念的短视
由于我国各类高中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向素质教育过渡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在观念和认识方面存在纰漏和问题。从考试试题中,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过于独立的试题设计,使得考试往往过分强调综合性。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目前,我国高中教师往往对于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在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之下,不能将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2.教师教学手段落后
尽管高中教育改革呈现出不断推进的趋势,但是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仍然比较守旧原始,在这种旧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极其落后的,教学内容单纯停留在对于知识点的解释上面,缺乏人性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此外,想要优化高中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在很大程度上参考教学过程当中积累的经验和总结。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师普遍不重视教学后的总结和归纳,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只会浪费时间。如此一来,我们不难看到:大量的教学经验由于缺乏总结而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归纳,进而被逐渐遗忘,没有带来应有的价值。
3.课堂教学及时反馈性较差
现阶段,我国高中课堂教学中,一种极为普遍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班级授课体制,就我国各个地区的高中现有状况来看,每个班级的人数很多,这样一来,就给课堂教学的反馈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很多与教学相关的问题都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因此得不到发挥,对于那些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就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将会放弃对于相关学科的学习,这也逐渐成为高中课堂教学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二、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不少教师认为高中教育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高度体现了应试教育的特点,这种说法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它忽略了新时期的教育本质。高中学校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以一个优异的成绩进入大学,更是对他们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使他们明白做人之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始终在教学活动当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作用,培养一批具备人文素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对于高中学校来说是极其必要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水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每一门学科的魅力。
3.改进教学方式
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并不能全盘否认,我们要承认其中也有精华,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不断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开展一些和学科相关联的活动充分显现出具有人文性的灵活的教学模式,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并扩大其视野和知识面,教师要立足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并融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将重点知识传授给同学,以此来调动课堂气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教育领域当中,并且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高中课堂教学来说,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其中,较好地突破了实践和空间的限制,原本较为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都得到了形象的展示。学生在这样的帮助之下,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在脑海当中清楚地构建出来,从而加深对重难点的印象。
总的来说,想要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贯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根本思想,大力实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适应高中教育的要求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在观念上面发生转变,还应当注重方法上的优化,体现出教书与育人之间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高中课堂教学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1]戴军.强化主体参与,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J].技术教学,2012(01).
[2]苟余林.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3).
[3]郑元元.高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2(03).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