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5-08-15陈萍
陈萍
(贵州省大方县马场小学)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陈萍
(贵州省大方县马场小学)
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高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中华民族要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国力和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担就落在学校教师的肩上。
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呢?
一、要转变教师观念,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于几千年来儒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动不动就以权威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要求学生绝对听教师的话,即唯师命是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早就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桎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彻底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注重构建民主、平等、互敬互爱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知服人,把爱心献给每个学生;彻底抛弃那种由教师满堂地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教育观念;彻底抛弃那种“小绵羊”“听话”和对书本、教师都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才观念。教师要把自己由一个传统的讲师彻底转变为一个新型的导师,去激励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提问、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要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自我表现的问题情境
旧教育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三个“中心”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怕答错了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则要求教师千方百计地创设学生自我表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既使学生获得现有知识和技能,又使他们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情景,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使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学生的大脑不再是一个被填满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把,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难,变批评为诱导,千方百计地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激励他们创新的欲望和勇气,教给他们认知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
三、要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摘到成功之果
创新教育没有后进生。世界上只存在教不会的教师,不存在学不会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人人都能成才。优质木材在拙木匠的手上是做不出什么精致的器具来的,劣质木材在巧木匠的手里却能制出精致的器具来。关键在于量材而用,物尽其用。我们教师应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人尽其才。
总之,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关心、爱护、鼓励、肯定、诱导、激励。教师只有把自己丰富的感情灌注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点燃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火花,才能开发每个学生的智能,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各自的成功,也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来。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