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著教学策略分析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
2015-08-15谢萍
谢萍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文名著教学策略分析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
谢萍
(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多次被搬上银幕,文中的豹子头林冲更是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所以,节选自《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应该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实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对这些名著篇目没有兴趣,根本就没有阅读的热情,笔者不禁疑惑为什么大家都去看多次翻拍的影视作品《水浒传》,却不愿意去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呢?究其原因还是文字作品不够生动形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探讨激发学生学习诸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名著教学策略。
一、点燃兴趣,精彩导入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应巧花心思,讲究导入的语言艺术,设计恰到好处的导语情境,吸引并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样的名著篇目时我们也应该设计精美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阅读、理解、品鉴文本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与作者、文本和文中人物对话。
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播放《林冲夜奔》的古筝乐曲,营造氛围,让学生从紧张激烈的乐曲中,体会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心境。然后提问:“同学们知道林冲将奔赴何方吗?”学生回答:“梁山,落草为寇。”我又问:“这是他所希望的结局吗?”学生说:“不是!”
然后可以复述林冲被刺配沧州之前的情节:相国寺里娇妻受侮辱,白虎节堂上遭陷害,野猪林中差点被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肯定会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沧州,迎接林冲的又是怎样的绝境呢?他会继续隐忍下去吗?经过前面情节铺垫和发问,学生的阅读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他们会怀着浓厚的兴趣一起去文本中探寻答案。
二、巧妙设计,质疑寻难
新课标理念要求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发现问题、认识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文学名著节选的课文时,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
著名学者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时曾说:“别的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因为它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所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通过情节的变化发展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及其性格变化,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1)文章开端写林冲在沧州遇到李小二这个小人物,其用意是什么?(2)当林冲知道陆虞侯一伙人的密谋,他是如何表现的?他为什么如此的忍辱负重、逆来顺受?(3)林冲性格的转折点在哪里?(4)除了在转变过程中展现的委曲求全、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以外,林冲还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怎样表现?
学生带着问题,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对林冲有了全面的了解。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三、直观文图,创设情境
我们在名著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借鉴“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的特色在于生动有趣,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教学《雪夜复仇》这一情节时,可以适时插入视频。这段描写由一系列的动词把林冲手刃仇敌的全过程清晰痛快地展现。但是学生读文章时对文中的内容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林冲手刃仇敌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林冲的愤慨之情。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还可以在播放画面时适时补充前面的情节:陆谦自幼和林冲相交,并深受林冲恩惠,却多次加害林冲。这样学生的愤慨之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更能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四、搭建平台,拓展延伸
学习语文教材中的名著节选,最成功的教学效果是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去阅读完整的文学著作。如果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有兴趣阅读《水浒传》,才真正达到了我们的教学效果。然后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列出《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写一写他们不平凡的故事等。
最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更多的名著作品,让他们利用第二课堂,开展读书报告会,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阅读的名著。介绍内容包括作者的情况、写作背景、故事梗概、艺术特色等。还可以有声有色地朗读一些相对完整的优秀片段,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名著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教师就为学生搭建好了平台,让学生徜徉于名著的海洋中,从名著阅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