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2014年“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研讨观摩会有感

2015-08-15罗军

新课程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熊猫创设班主任

罗军

(浙江省义乌市黄山小学)

巧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
——2014年“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研讨观摩会有感

罗军

(浙江省义乌市黄山小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巧设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实现互动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于生活实际。结合越城区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的实例,进行有效的剖析,提出良好情境所应具有的三项要求,并从生活实践、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比赛情境五个方面阐述了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以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情境教学;情境创设

小学信息技术课一直以来由于它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以至还没有到上课时间,学生就已经排好整齐的队伍在机房外面等老师。但是这痴迷的背后,我们老师都能发现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游戏、上网等方面,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学习书本上单纯的信息技术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那么,如何把学生引入信息技术的知识殿堂,这考验着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智慧。笔者从教小学信息技术多年,在教学中也发现情境教学虽不是创新之法,但却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有效案例——创设情境的呈现]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小学生的特点当然是爱动、好玩,不会对枯燥的教学感兴趣。如果我们将信息技术教学放在一个生动、轻松的情境中,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就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丰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力,即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笔者2014年有幸参加了在杭州市举行的2014年“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研讨观摩会,其中江苏连云港丁兆岩老师执教的《插入图片》一课,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创设情境教学理念,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厚,信息技术知识和趣味并存,深受学生喜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介绍了我的家乡连云港的桥,现在丁老师到你们杭州,想知道你们杭州动物园有哪些动物?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些是什么动物。

课件出示:

①鼻孔朝天,尾巴长长,脸色铁青,毛色金黄。

②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③身穿梅花袍,头上顶双角,穿山越岭跑,灵敏又轻巧。

④猫脸熊身,似猫非猫,似熊非熊,还拖着一条粗大带彩色环纹的尾巴。

学生很兴奋地分别猜出了是金丝猴、大象、梅花鹿和小熊猫,丁老师相应出示了前面三种动物图片而没有出示小熊猫的动物图片。

(片段点评:根据小学生爱好动物的特点,创设了认识动物的情境,一下子就拉近了两地师生的距离,为教学插入图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师:我还是想象不出来小熊猫的样子,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出示任务一:将“小熊猫”的图片插入到文档之中。要求:在老师提供的介绍小熊猫的Word文档素材和导学案中插入小熊猫的图片,让介绍小熊猫的文章美起来。)

(片段点评:结合猜谜语出示相应动物图片的情境,设计教学任务,把插入图片的教学设计融入学生迫切需要认识动物的情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主动探索插入图片的方法,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师:在插入小熊猫图片的时候,你们发现图片有点大了,怎么办呢?小组讨论一下,找出你的解决办法,可以参考学案中的内容。(课件出示任务二:调整图片大小,适应版面。要求:图片大小合适,版面美观,让介绍小熊猫的文章图文并茂。)

(片段点评:继续结合认识小熊猫的情境展开调整图片大小的知识延伸的教学,使整堂课的知识学习和情境创设浑然一体。)

……

本课教学给单调的插入图片的教学设置了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认识动物小熊猫来进行教学,顿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观摩老师学习。

[案例解析——创设情境的原则]

丁老师执教的《插入图片》这一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引入学习情境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了自主探索信息技术知识,因此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节课的成功,妙在巧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那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良性功能,避免情境创设误区,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

情境创设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相适应。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愉快的学习感受,提高学习质量。此案例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欲望更多地受兴趣影响,老师抓住孩子喜欢动物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的教学情境“猜谜语识动物”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因此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需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同时,抓住他们感兴趣的事例。

2.真实性的原则,情境的创设要为教学服务

脱离真实情境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常常“沉淀”为不具备实践作用的“惰性知识”或“惰性技能”。强调真实性,就是汇总,一个人统计,约200名学生、200名家长需要的时间是半天。

兄弟学校(新疆实验中学)的实践检验表明,该评价表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区分重点中学班主任之间的差异性,也能够正确地评价现有班主任的工作状况。各方面赋分后的结果基本与日常管理一致,同时要求严格的班主任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技巧。

2.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该《班主任评价量化标准》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该课题是针对班主任评价的一个设计与研究,评价者的参与面广,凡是涉及与班主任有接触的学校领导、管理部门、同年级教师、学生、家长基本都参与了评价,这样做能够锻炼班主任与社会力量、学校团队力量共同管理班级学生的的合作能力,培养班主任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途径,也是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有义务参与的工作,可以使年轻班主任较为迅速地成长,得到锻炼,更好地让班主任明白应该从哪些方面管理班级,如何关心爱护学生,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可以使学校对班主任的评价更加全面,更加合理化。

本研究是在借助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客观条件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依据现状,从班主任工作内容(班主任管理过程、班级取得的各方面成绩)、班主任工作实效(班级学生表现、整体班级发展状态)、班主任自身综合素质三大方面尝试构建了符合我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特点,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班主任评价的标准及体系。但始终因为班主任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理论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加上研究者们的能力与水平的限制,此体系并不完全具有推广性,这一点有待于继续深入调研与实践才可能更加完善。

郭书林.中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感谢: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兄弟学校(高级中学名校长工作室的成员,如实验中学、市20中、高级中学等)的大力帮助与支持,感谢各兄弟学校的鼎力相助,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结题。感谢新疆大学附属中学参与的全部管理老师、班主任、学生、家长,没有你们,研究与实践就不能完成。

·编辑 韩晓

猜你喜欢

小熊猫创设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小熊猫,野外还剩多少?
夸夸我的班主任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萌萌哒小熊猫
一只名叫嘘的小熊猫
萌萌哒小熊猫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