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编写出版校本教材的一些思考

2015-08-15王建建

新课程 2015年13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学校

王建建

(陕西旅游出版社)

对编写出版校本教材的一些思考

王建建

(陕西旅游出版社)

校本教材作为本土化、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具有独特价值,通过阐述编写校本教材注重遵循的原则,校本教材的内容设计以及开发其方式方向,从出版图书的角度,对教师和学生出版校本教材提出相关注意事项,旨在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在编写和出版校本教材时提供参考借鉴。

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开发;编写出版

校本教材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订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它们是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的有益补充。能否开发好校本教材,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也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笔者是出版社编辑,经常也接触一些学校投来准备出版的校本教材,经常也有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咨询编写校本教材,怎样才能达到出版要求。鉴于此,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

1.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设突出学校特色与传统,每个学校由于办学历史、环境、师资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形成各自的传统。基于此,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光荣传统,体现学校特色。比如一些企业子校,高校附属学校,他们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在校本教材的编写方面可以体现这一特色,多向这些方面侧重。

2.注重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

校本教材的编写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应通过精心设计方案,扎扎实实、反复论证才行。要注重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比如,很多学校老师会参与一些教材的编写及一些课题的研究,这是个非常好的基础。校本教材的编写以课题研究为依托,编写目标明确,操作符合规范,再加上有专家指导和理论支撑,就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研

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因此,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入了解是编写好校本教材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编写校本教材的相关人员首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他们目前的认知水平,对不同课程的喜好程度等;其次要深入教师,了解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等。深入的、合理的调研,是编写校本教材的重要前提。

4.注重教师作用的发挥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已有课程的领会和实施情况,也取决于对新开发课程的领会和实施情况。教师既是校本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5.坚持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

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开发校本课程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为此,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立足学生的主体发展,做到目标设置多样性、内容选择自主性、课程评价灵活性。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

1.基础性校本教材

所谓基础性校本教材是与国家课程范围大体一致,由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的教材。前者可以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更新(改编、新编和拓编),比如趣味化学、生活中的数学;后者又包括通用学习策略(注意、记忆、组织学习、精加工学习、元认知学习等策略)和学科学习策略(应用题解题策略、课外阅读策略、快速作文策略等)。

2.丰富性校本教材

这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材,主要是适应各专业学生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有助于未来就业的各类兴趣特长的相关教材。内容设计上,有关健身方面的教材如武术、足球、体操等;围绕学校德育和基于培养学生良好人格、文化育人等目标开发相关特色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也可以形成校本教材;怡情方面包括音乐、美术、插花、集邮、茶道等,还要结合学生特点,围绕学校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相关的课程。

3.发展性校本教材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创造潜能的教材。包括两类:(1)加深学科知识深度,重视学科知识前沿性,如数学、信息技术技能竞赛、物理奥赛训练,材料科学、国防航空、空间技术等专题研修;(2)重在培养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如科技发明、创造技能培养。

三、开发校本教材的方式

1.教师自主开发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开发模式。包括教师个人开发、教师小组合作开发两种。基本模式为:教材初稿完成—学生意见反馈—教师自我反馈—二次修改—教材实施与评价—教材完善提高。

2.学校组织开发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开发模式。一般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最初可以是教师首先提出开发设想,领导吸纳后形成开发意见,然后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开发;也可以是学校领导首先提出开发意见,骨干教师具体制订开发方案。

3.校际联合开发

这是校际间相互合作的开发模式。其联合前提是:办学思想接近,区域跨度小,资源可互补。联合方式:互补整合式,先各自单独开发,然后相互交流、互补整合。形式可以有两种:流线作业式,彼此开发校本课程计划中的某些部分,然后整合,共享成果;合并交叉式,联合单位人员合并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开发小组,分担不同的开发任务,最终形成的校本教材在各学校之间都具有适用性。

四、校本教材出版的注意事项

1.书稿内容的完整性

书稿要达到出版要求,必须要组织规范、结构规范、格式规范。最基本的是要有书名、前言、目录、内文,这些内容达到一定的字数。如果是丛书,注意丛书的书名的统一性,整套书的书名不要差异太大。整本书内容的体例要统一完整,能够体现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能随意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栏目,各个章节的栏目不能相差太大。

2.注意校本教材著作权问题

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高度重视著作权问题。如果教师在校本教材中引用他人图片或文章等,需要取得著作权使用许可(授权),首先应将自己的需求明确告知原著作权人,在征得作者许可的情况下,根据相关的要求给他人支付稿酬,同时表明转载的出处,以示对原作者著作权的尊重。

3.选择合适的出版社

选择的出版社要具备图书出版资质,具有行业教材出版、发行基础。为保障图书质量,出版社的编辑会对书稿进行编辑、校对、排版设计等,保证教材的灵活性、美观性和准确性,使其在内容和质量上达到出版要求。

教材是正式地、批量地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材料。教材的使用应具有官方认可的合法性,校本教材也是如此。在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指导下,校本教材的编写出版应立足于课堂,服务于教学,满足于学生,符合社会发展性、通用性和可推广性。以上见解是本人在综述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借鉴,加强交流和探讨,促进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

[1]董伟.浅谈如何编写校本教材[J].语文学刊,2013(10).

[2]张欣,金玉梅.校本教材编写热之审视[J].教学与管理,2014(19).

[3]贾平静,张钢.编写校本教材如何防范著作权侵权风险[J].当代教育论坛,2009(01).

[4]谢苑芳.莫让校本教材成了“迷失”的美好[J].新课程:中,2014(07).

[5]蔡伟.中小学校本教材质量标准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学校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