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08-15缪军

新课程 2015年13期
关键词:渔夫创新能力课文

缪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长沙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缪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长沙小学)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根基,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和持续深入,创新改革向纵深处发展,大家对课程教育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不断实践、努力探索的永恒课题。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反思,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具体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兴趣激发

一、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直讲究成绩分数,让学生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国家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新时代的人才不一定就是分数高的学生,而是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二、运用排演,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致

一堂课教学的好与差通常取决于教学环境,即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学生兴趣及教学技巧。唯有营造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将知识巧妙地传授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发他们的创新兴致,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更是所有语文教师的职责。

例如,在讲完人教版《奴隶英雄》这篇课文后,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致,我制作了狮子头饰,引导学生一起演练这个独幕剧。这不但培育了学生的演艺技巧,而且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家对这个狮子头饰十分感兴趣,因此学生个个都踊跃参加。在排演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课堂上我因势利导:“你们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赞颂了奴隶英雄的什么精神?”学生齐声回答:“反抗精神。”接着我又对学生提问:“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斯巴达克是带领奴隶反抗的大英雄。”有的学生说:“我了解了罗马时代奴隶社会的黑暗和残忍。”还有的学生说:“我认识到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唯有站起来反抗、斗争才可以得到解放。”学生发表了许多创新想法。

显而易见,这篇有着很强的故事性文章,使学生自导自演,能够很大程度地带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进而引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三、让学生自我发现,培育他们的创新潜能

发现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发现中蕴含着智慧及探究。“学习知识的最好路径是自己去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体现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将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给予学生,使学生亲自去探索、发现问题,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理解“幸福”的含义,再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怎样才算是“幸福”,并让学生自由沟通讨论,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尽自己的义务去劳动就是幸福。”有的学生说:“每次我拿到好成绩抑或是获得奖励时,我感动,我幸福,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有一个学生说:“帮助别人时,别人的微笑也使我感到很幸福。”显而易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十分关键,其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此教学,既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知识,而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潜能。

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开拓创新渠道

教师在给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提出质疑,进而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解决,营造自由发挥及自我探索的空间,如此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探求真理的精神,而且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感染其他学生。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需即时鼓励,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及好问的优良习惯。教师还需善于发现并捕捉有价值、有创新的疑问,如此则可以促使所有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形成。

比如,我在讲完人教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有一个学生向我提出疑问:“老师,诸葛亮知道周瑜有意坑害他,而他为何不揭露周瑜的诡计呢?”一提出这个问题,整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没有揭露周瑜的诡计,是由于诸葛亮信心十足,这更好地体现出诸葛亮的宽宏大量。”还有的学生说:“诸葛亮没有揭露周瑜的诡计,而是想用行动来打败周瑜的诡计,让周瑜自惭形秽,更体现出诸葛亮心胸宽广及足智多谋。”

显而易见,学生在质疑问题的过程中,不但使他们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也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渠道。

五、引导学生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关键,其是知识演变的起点。”由此可见,想象对培育创造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钻研教材,努力挖掘可用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

比如,我在讲完《穷人》这篇课文后,启发学生:“你们展开想象为这个故事加个结尾好吗?渔夫与妻子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他们的生活过得如何?”学生听到后兴致勃勃,开动脑筋想象,很快就编好了故事的结尾。有的学生说:“渔夫与他妻子将西蒙的孩子抱回来后,生活过得更加穷苦。渔夫打来的鱼都不够孩子吃,渔夫与他妻子经常饿着肚子。有一天,渔夫在打鱼,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将渔夫的船吹到海岛的礁石边上,渔夫放网下去打鱼,鱼没捞到,却捞到一个很重的铁箱子,打开后居然是一箱闪闪发光的金币。从此以后,他们家有钱了,不再饿肚子了,渔夫也不再打鱼了,拿了钱做点小本生意,一家九口过上安稳的日子。”还有的学生说:“渔夫一家九口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有时渔夫没有捉到鱼,桑娜就靠给有钱人家洗衣服挣一点小钱来维持生计。长久以后,由于劳累且营养不足,桑娜病倒了,家里又没有钱给她治病,病情越加严重了,她将渔夫叫到跟前说:‘我快不行了,无论想什么办法,你必须要将这七个孩子抚育成人。’最后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由此可见,通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写故事,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样的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步空间。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更加刻苦锻炼,既能获得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获得技术技能的提高。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会更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运动能力较差而对体育锻炼避之不及,反而将自觉体育锻炼当作一种享受。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显著成效的,它是一个需要语文教师持续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深入研究的过程。同时,教师还需积极挖掘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素材,运用新颖及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切实领悟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尽可能做到将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高度统一,这样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袁建臣.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2]廖艳红,王建洪,冉茂蓉.浅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4).

[3]邵海英.让创新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J].文学教育:下,2010(03).

[4]靳计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5(02).

[5]张小花.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新理念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06).

[6]陈蓓蕾.浅析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J].新课程:小学,2013(02).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渔夫创新能力课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背课文的小偷
渔夫和小猫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渔夫之利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