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15-08-15李景芳

新课程(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平行线分层思维能力

李景芳

(玉林市民族中学)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的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这句话道出了教学公平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性。而数学的分层教学,指的是将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都在各自原来的学习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

笔者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对分层教学也进行了诸多实践和研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心得和体会。现就结合自身经验,首先对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简单阐述,然后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以供各位参考。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而,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遵循“一刀切”“一锅煮”的原则,长期下去,必然会使部分学生吃太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部分学生吃不着,连最基础的知识的也掌握不了,达不到新课改所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要求,所以,面对此种状况,实施分层教学法,势在必行。它能够激发出班里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能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达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教学目标。因此,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将分层教学法及时地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此来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就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措施进行详细的描述。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然后根据考察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具体的分层标准如下:A层次学生(优秀生):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层次学生(中等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自觉性高,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且具有较强的上进心;C层次学生(学困生),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思维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一般,且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当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我们应该做到心里有数,自己掌握,不向班里任何学生透漏我们分层的标准,否则可能会使优秀生产生骄傲、自满心理,学困生产生自卑、沮丧心理,所以,我们必须充分保护和尊重班里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对学生好分层之后,接下来,就是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了。对于A层次学生而言,我们制订的教学目标为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对于B层次学生而言,要求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C层次学生而言,要求他们掌握主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才能减轻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的心理负担,进而在数学学习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中“平行线的性质”这节内容时,我就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了以下几种:A层次学生,深刻理解平行线性质的推导过程,并可以灵活运用,同时,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对于B层次学生,要求他们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并且可以熟练、正确地运用;对于C层次学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这样,在我们制订好不同标准的教学目标之后,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班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不会因为由于觉得吃力而产生畏惧、放弃的心理。

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也应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能力和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实行分层施教。如A层次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有着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可采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适当指导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B层次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处于一般的水平,针对这类学生,可以采用适当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为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C层次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低,而且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针对此类学生,我们就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并不断加以鼓励和鞭策,让他们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中“正数和负数”这节内容时,对于A层次学生,我要求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课本的方法,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学习,如正数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并自主完成课本后的一些相关练习;对于B层次学生,我给他们制订了预习导案,让他们按照导学案上的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练习;对于C层次学生,我则采取了步步指导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启示和点拨,让他们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逐渐地掌握和学习。这样,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层次学生都参与了学习全过程,而且都能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

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教师对全班学生所提出的作业要求一致,作业内容相同,规定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质量、相同数量的作业,这使部分学生觉得作业过于简单,没有完成的动力,部分学生觉得过于复杂,缺乏完成的自信心,因而导致作业完成效率低、质量差。所以,身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我们,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也应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布置。

比如,对于A层次学生,除了课本上的基础练习,我们还应增加一些变式题和综合题;对于B层次学生,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上的基础题和一些选做题;对于C层次学生,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上的基础题即可。当然,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之后,可以尝试挑战更高层次的数学练习,如此,我们便能有效解决A层学生“吃不饱”,B层学生“吃不好”,C层学生“吃不了”的这一尴尬现象。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和实践,笔者认为,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是行得通的,它能够提高班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对此种教学方法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1]刘丽君.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0-05.

[2]孙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09-10-01

[3]林媛.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平行线分层思维能力
平行线
培养思维能力
有趣的分层现象
培养思维能力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