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015-08-15

新课程(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展柜分式科技馆

林 睿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中学)

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数学规律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概念及意义

一个人从无知走向智慧应该是感到欣慰的,但现实真是如此吗?非也!由于我们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总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跳不出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学习模式,教育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为突破这一固有的教育方法,寻找新的教育思路,于是探究性学习顺应时代需要而产生、发展。

实施探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老师的循循善导下,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在实践中“做”数学,让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让数学趣味化;在情境中“问”数学,让数学问题化,体现出数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二、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

我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将书本看作唯一的教育资料,学生谓之读“书”,教师谓之教“书”,把读书和教书当成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全部内容。长此以往,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一种依赖教师、迷信书本的习惯。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少有机会实现自己探索的欲望,久而久之,他们那种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和创新的欲望就会被削弱。可见,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中学到的一些数学知识而付出的代价是得不偿失的,于是时代呼唤数学探究学习的诞生。下面结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分式”的导入,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并以此为导向,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温州科技馆吗?

众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去过。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再去参观科技馆。

(利用学生熟知的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分式来源于实际,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去科技馆一路上都有数学。

师:科技馆距学校17千米,校车的速度为50千米/小时,那么经过多少小时后到纪念馆?

生1:17/50小时。

师板演:17÷50=17/50 小时。

师:17/50这是分数。

师:科技馆的票价是教师每人20元,学生每人10元,我们有a个教师,b个学生,买门票要付多少钱?

生 2:(20a+10b)元

师:这是什么式子?

生3:这是整式。

师:温州科技馆有k个展厅,展区面积共为15000平方米。你知道平均每个展厅有多少平方米吗?

生 4:15000÷k=15000/k 平方米

师:科技馆内有两种展柜,其中壁式展柜p个,展出馆物件m件;独立式展柜有q个,展出物件n件。平均每个壁式展柜展出了多少件呢?平均每个展柜展出了多少件呢?

生 5:m÷p=m/p

生6:(m+n)÷(p+q)=(m+n)/(p+q)

(教师类比旧知识探究新知识,19/5,25a+13b,3000/k,m/p,(m+n)/(p+q)然后由学生得出分式的概念,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与整式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三、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观念及角色的转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作为教学法中的一种特殊方法的探究性教学,亦同样如此。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除了其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外,关键还要取决于老师和学生。

在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性,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教学过程静态封闭式为动态开放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让学生接触到活生生的、综合式的亲切的主题事件,将学习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方法。

[1]孙长智.一节基于学生问题驱动下的探究课.中小学数学,2013(1).

[2]张奠宙.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1.

猜你喜欢

展柜分式科技馆
科技馆一日游
博物馆临时展览中的展柜优化设计思考
深圳科技馆新馆
超越“展”与“藏”
购物商场装饰设计与展柜设计的关键
如何认识分式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1.3 分式
温湿独立控制展柜的数值模拟研究
科技馆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