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说山西好风光》教案设计

2015-08-15曹慧光

新课程(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八音长治号子

曹慧光

(山西省长子县实验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山西民歌,使学生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山西的本土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加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幻灯片等。

2.教室布置: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感受山西

教师导课: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黄河为堑,与陕西、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今天,让我们伴着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共同来认识我们的山西。(板书课题:人说山西好风光)

1.欣赏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并观看“山西风光”幻灯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山西”。(名胜古迹、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矿产资源、土特产品等)

回忆和了解了山西的地理概况、名胜古迹、矿产资源、土特产品之后,我们再来共同了解山西的民间艺术。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发现山西的民间艺术。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围绕以下几个小版块讨论一下:你所知道的山西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

地方戏剧:晋剧、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梆子戏。

山西曲艺:长治市潞安大鼓、晋北道情戏、孝义碗碗腔、灵丘县罗罗腔、雁北耍孩儿、长治市上党落子、襄垣鼓书等。

民间音乐歌舞:翼城花鼓、上党八音会、绛州鼓乐、晋南威风锣鼓、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

民间美术:吕梁地区中阳县的剪纸,忻州、晋南地区的刺绣工艺品,山西晋南木版画。

(小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以上列举的各项,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欣赏上党八音会吹打片段,体会山西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学生感受,教师小结:上党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会”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形式、一个平台,将各种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演奏音乐,就叫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的特点:一是吹打并重,文武相接。其乐器有文场、武场之别,文场为唢呐、丝竹,武场为梆、鼓、锣、镲。文场突出唢呐吹奏技巧,吹奏出喜、怒、哀、怨等不同的感情色彩;不仅能吹奏各类歌曲,而且能吹奏整本戏文;不仅能“文吹”,而且能“武吹”(如吹奏时口咬铡刀,刀的两端还要挂两大桶清水);不仅有独奏,而且有祖孙父兄等多人联袂吹奏;武场突出鼓、锣、镲,“鼓佬”(或称“掌鼓板的”)不仅负有指挥职责,掌握演奏的节奏情绪,而且击鼓花样迭出、令人心动才算高手;锣镲不仅要节奏有致、嘹亮利落,而且要上下翻动金光闪耀,乃至高潮处、忘情时,将手中锣镲抛向数米高空,随手接来,继续按节奏敲打,引得观众鼓掌喝彩。这种吹打轮番、文武和唱、互为激励、相呼相应、配合默契的演奏技巧,既给了观众美好的艺术享受,又使演奏员得以休息和调整。

二是声情并茂,演奏兼备。八音会吹打乐给人以听觉与视觉双重美感,要求乐手不仅吹得悦耳,打得嘹亮,而且要随着乐曲情绪变化边吹奏边表演,随着戏文中人物唱段需要边演奏边走场子,并把生、旦、净、末、丑的形象和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演奏和表演出来。

三是艺术容量大,本体特色强。八音会有较强的兼容性,极善于融合和吸收各种音乐精华,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无论南乐北调、俗歌雅唱,但凡引入,稍事加工,转换调式、更换乐器,便觉合理合韵、自然天成。然而它无论引入和融合哪种音乐,都始终把强化本体特色放在首位,“千变万变不得变味”是历代八音会恪守的铁的原则,它自身特有的“高亢激越、热烈火爆”“慷慨悲歌,大气磅礴”的音乐特色和地方戏曲与民歌小调的音乐母体是任何时候也改变不了的。

二、学唱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

1.欣赏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

2.教师简介歌曲,并介绍山西民歌的特点。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故乡,已收集的民歌现有2万多首,艺术特色十分鲜明。山西民歌大致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套曲五大类。“山歌”又有“山曲”“开花调”等种类,其特征是短小、单纯,词曲格律自由,无需伴奏,随口可唱。“号子”是人们劳动时唱的歌,因此也称“劳动号子”。山西号子可分为“工程号子”和“船夫号子”两大类。各种号子的音调各不相同,无固定唱词,往往由领导人触景即兴编唱,其特点是节奏鲜明,音调流畅,兴致昂扬。“小调”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吟唱的小曲,在山西民歌中数量最多,遍布全省。

3.再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师:老一辈歌唱家郭兰英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点和对家乡赞美的自豪感。

4.学生自学歌曲。

(学生按小组自学歌曲,教师辅导学生;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三、课堂延伸

1.认识长治,观赏长治风光幻灯片。

长治市居高涉险,关山伟固,是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绘制了一幅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他们率领八路军总部进驻这里,建立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与长治人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如今,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砖壁、北村,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太行太岳烈士陵园、神头岭纪念碑、上党战役纪念馆等革命文物,已经成为对青少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加入艺术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音乐组:唱唱自己所会的山西民歌。

剪纸组:教师发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自己设计剪纸。

创编组:“老调新唱”赞长治。再次观赏长治风光,小组讨论并用《人说山西好风光》的音调创编一首赞美长治的歌。

五、小结

教师:山西好,长治好,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长治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富饶。

猜你喜欢

八音长治号子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八音的秘密》
长治:考察调研 绿色防控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我家的“号子”
广西八音传承人庞伟元,奏出乐声里的悲欢离合
茶山号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当当鼓
唱起号子走汉江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