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初中数学中如何应用激励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015-08-15吴鹏程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榜样积极性数学

吴鹏程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四中学)

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碰见了一位学生家长,简单的寒暄之后,他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吴老师,太感谢您了。多亏了您的鼓励,我们家程曦(化名)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每天回家都很自觉地做作业,而且还加做课外题。除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了。以后您多鼓励他,您夸他一句,比我们做家长的夸十句都有用。”和家长的简单对话,让我受益良多。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激励,不但可以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享受愉快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上文所提到的程曦,成绩并不好,学习的能力也不是很强,就因为我的一句鼓励,他便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这也就告诉我,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即便能力再强,不进行有效的激励,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具体的应用激励教学呢?

一、摒弃传统单纯“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科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使用沿用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造成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始终处在“死”学知识、学“死”知识的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它、实践它、探索它,并且乐在其中。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将这种自发的、感性的学习乐趣上升成为自觉的、理性的学习探究上来。因此,笔者平日经常会浏览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著名的数学家传记、教学言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引荐给学生,指导其阅读。在教学中用一题多解及灵活多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疑,刺激学生思维活跃,激发求知欲望,鼓励学生深入地探索,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摒弃传统“师道尊严”,善于发现,扶持和培养更多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

榜样就像是一面旗帜,真实、鲜明、生动,学生看得到、摸得着,说服力强,感染力大,号召力强,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在家里不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却对老师的话言听计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榜样激励法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和完善自己,为人师表之外,还应从学生中,从学生的身边发现榜样,并积极地扶植和培养榜样,宣传榜样,组织、鼓励学生向榜样学生,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有了赶超的目标。

三、变“大一统”为“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激励学生进取

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学生。无论是课上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还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安排,都是以照顾大部分的中等生为主,采用“大一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必然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制订符合学生的,可实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消极学习为积极主动。对于完成目标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努力进取的动力。对于没有完成目标的学生,教师也应进行必要的鼓励,给他们加油打气,避免其情绪低落,丧失学习兴趣。

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数学学习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各个方面的有效提高发展

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着重这些能力的培养,组织、鼓励学生多参加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竞赛,奥数等,鼓励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并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参与,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数学中,适当的激励,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数学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拉丰.激励理论:第一卷[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6.

猜你喜欢

榜样积极性数学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