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8-15王海霞
王海霞
(江苏省泰州技师学院)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意在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计算机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人才类型,这就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市场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
一、加大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力度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任务模拟法等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便于各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
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之初,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以课件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演示,并介绍往届或应届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造,激发学生的攀比心、好胜心,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在Excel 表格内容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模拟法,教师给定学生一个例题:假如你是一间小型超市的老板,如何通过Excel 表格的方式建立每日营销以及收入账单?另外,假如你是一名老师,对于学生的成绩汇总,你能否用Excel 完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组建小组,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些小程序、小软件的设计,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培养的重视
思维方法是一个人创作的源泉,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开始的基础。从某种理论上来说,创造力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细性、想象力、评价性等内容,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学生以上各个方面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有力的场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提出疑问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如,在C 语言程序设计学习过程中,应该围绕指针与数组这几个C 语言程序设计的难点与重点进行,然后展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过数独游戏、打印螺旋阵等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巧设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占有不小的比重,同时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区验证、探索相关的知识、结论等,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实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实验中带来的挑战与新奇,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编程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亲自调试,从而在调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调试失败后苦恼但不服输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既有快乐、也有悲伤,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最终取得成功,体会到成功后的快感。
四、开展计算机课外活动
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仅需要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引导,还需要开展各类课外延伸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积累力量。加强创新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具有创新的兴趣。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更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可以成立全院或全班的计算机研究小组、计算机协会等组织,使学生自主进行相关知识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另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类计算机操作技能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计算机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思维锻炼、自由思考与设计的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学生在参加各种竞赛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对知识巩固的过程,同时还能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使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有幸获得名次,学生的创作天性以及自信就会更加高涨;而在比赛中失利的同学,也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探索并主动思考,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这些都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方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外延伸,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黄金城.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7).
[2]童海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教文汇,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