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重点,精讲多练

2015-08-15刘黎黎

新课程(下) 2015年24期
关键词:历史课讲授课前预习

刘黎黎

(山西省吕梁职业中专)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常常会遇到的难题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轻视!我们常说要把历史讲“活”,就是要把历史现象讲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素质教育对历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好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必须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住重点,精讲多练。

之所以强调历史课中要抓住重点,精讲多练,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课教学做到:轻负荷、快节奏、高效率。

一、课前预习体现重点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前预习,应起到熟悉教材,提出问题,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作用,从而为新课的讲授做铺垫,并节省时间。所以我们应在预习中做到边读边思,读、思结合。为此,我认为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是必要的,预习提纲主要是提问,而所提问题应有难易之分,即应有一些问题较简单,使学生通过预习能解答,而另外有几个问题,特别是有关教材重点的问题应较难,不要怕学生答不出,能起到使其思考的目的即可。这样做既能激励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又能促其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人总是有一种成功的欲望,学生更是如此。

我在具体布置预习提纲时,就注意了上述两方面。另外,我还把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也给了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思路,便于理解。如果合理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可以渲染烘托气氛,然后推出有悬念、有曲折、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思维会更主动、更积极。这样会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有很大的作用,学生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二、讲授新课,精讲多练抓重点

有了课前预习,讲授新课便能更好地精讲多练。教师上课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对一些学生预习中已经解决并掌握的小知识不讲或少讲,而着重说明知识间的联系;对学生感到模糊的知识予以说明,以统一认识;对于重点,一定要讲得详细、透彻,作为主攻方向拿下来,那么与之有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需要注意的是,当你发现有个别学生连一些简单问题也无法解决时,就应放到课后去解决,不应放到课堂上,否则会冲击重点,也可能使大部分学生丧失兴趣。新知识讲授结束后,应趁热打铁,精选一些练习题,当堂训练,习题也应做到围绕重点,突出重点。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认可、表扬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通过做练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所授知识进行强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及时反馈,适当调整。

三、课后巩固体现重点

课后巩固对知识的强化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当堂的练习必定受到时间的限制,但课堂练习一定要避免进入题海战术的误区。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强调练习的针对性、典型性。好的练习形式可以多样,但不管任何形式,都应突出重点,围绕重点,以期达到巩固知识、加深印象、掌握规律、提高能力的目的。

实践证明,如能在课前预习,新课讲授,课后巩固三个步骤中始终贯彻“抓住重点,精讲多练”的做法,那么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又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政治课堂变得轻负荷、快节奏、高效率,以达到“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目的。

[1]赵恒烈.历史教育的活力在于开发历史学习的创造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04).

[2]巨艳婷.浅谈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2014(12).

[3]张广利.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08(05).

猜你喜欢

历史课讲授课前预习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