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翱翔计划”创新人才培养之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探究

2015-08-15贾志勇

新课程(下) 2015年24期
关键词: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贾志勇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一、“翱翔计划”在八十中学开展的收获和培养目标

2008 年3 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成为首批北京市“翱翔计划”信息技术领域的基地校,是“翱翔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三所基地校之一。该项目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引领下,以田树林校长作为八十中学项目负责人,以高校、基地校和生源校相互联合的方式,实现了学员三导师培养的良好局面。作为北京市“翱翔计划”数学与信息科学领域基地校形成如下特色:

1.广泛培养“数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形成以八十中学为核心信息学人才培养中心,逐渐完成对典型案例、经典课程、学员培养模式的摸索和探究。

2.学校立足协作体的活动模式,联合高校、基地校和生源校对学员进行三导师管理和辅导,形成一种辐射作用。

3.形成颇具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依靠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成果转化为生活中可以应用的实例,走进科普场馆进行资源开发。

4.培养具有一定辅导经验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基地校、生源校间建立协作体,形成顾问团队、专家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

5.建立信息学mook 学习系统,使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平台。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开发研究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五个阶段构成。翱翔学员在早期经历参观高校实验室,了解高校专家以及众多课题内容,自由选择,在“三校”导师的帮助下完成培养方案的确定;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在翱翔基地完成基础类专业课程学习,在高校完成与课题相关的课程学习;利用开题、中期汇报形式进行才华展示,在高校导师的指引下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利用好高校实验室资源进行课题创作,完成任务;将自己的课题作品进行拓展,可以选择参加创新大赛等活动。

寒暑假在八十中学举行三校联合冬令营,八十中学承担的课程包括:C++程序设计、网络基础、多媒体等专业课程,每个模块对应一位教师负责,要求每位上课的老师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等给出详细内容,对每位学生进行课后评价。(1)做好学员调研工作,了解学生的课题研究内容和兴趣,制订课程模块、内容以及课时安排;(2)课程设置必须符合翱翔学员研究课题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帮助学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3)注重学员自主学习和课堂实践,鼓励合作交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4)对学员的评价:学员参与学习的态度以及学员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领悟、质疑、实验设计、操作、合作等方面的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数学与信息技术科学领域”的课程,我们深入研究,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络技术应用等;过渡性课程:图像处理;考察实践课程:科学DV 创作;专业拓展课程:智能机器人、手机软件开发和黑客攻防等。实现初级课程目标与大学计算机科学概论课程相接轨,更基础地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新的技术趋势。以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作为切入点,衔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衔接中学、大学计算机科学的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有一定基础和认识的计算机科学思维的起点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专业方向,或者运用拥有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和能力融入大学各专业学科的学习中。将我们的高校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引入中学,学习清华大学手机软件开发、电视交互软硬件产品的研制,学习北京交通大学网络舆情的展开、图像信息的处理和加工等等,从高校获取素材,将他们丰富的资源作为提高自身水平的宝贵财富。与中国计算机表演赛威盛中国芯合作,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前沿信息化知识的培训。

三、基于基地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八十中学信息技术特色围绕信息学程序设计和多媒体等,学校对信息特色高度关注,数字化校园、一卡通、数字图书馆、网上阅卷系统、别具特色的信息教室和高性能网络中心在硬件方面已经位于北京市前列;王选创新实验班、张景中实验班、科技创新实验班等班级设置给高素质人才培养搭建了舞台。我们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将翱翔计划的课题融入课堂,将信息学奥林匹克初赛内容作为我们的讲课重点,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校信息学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一种培养模式。

八十中学信息技术组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自2008 年作为“翱翔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基地以来已经培养了40 名学员。为培养学员我们联系了高校和生源校的老师,这其中包括7 所大学、11所高校实验室,18 所普通高中,100 名校外辅导教师。我们2003 年成立了“E 时空”信息学社,“王选创新实验班”,学生在亚太地区和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佳绩,多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保证了我们自己有能力培养拔尖人才。

刘群.谈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J].新课程,2011(05).

猜你喜欢

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鸡NRF1基因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初论博物馆信息学的形成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