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及相应的服务对策
2015-08-15向红燕
向红燕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意义,通过数据的统计来了解读者的阅读信息和相关的阅读心理,能够为读者提供引导阅读服务,这样可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果在开展阅读管理的时候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提供准确的指引,能够激发学生对某一个专业和领域的热情,还能够改善学生平时阅读时的不良习惯。
一、高校学生阅读类型分析
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有不同的需求,所以,要了解到不同阶段学生的想法和阅读习惯以及阅读目的,针对具体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深入分析,我们了解到高校学生在对图书馆书籍选择的时候,一般都分为两大类,刚入学的学生以娱乐性质的书籍为主,主要是因为刚入学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所以想要放松一下心情,当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以后,他们就会主动调整阅读习惯,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规划,就会选择专业类的书籍提高专业能力。
1.娱乐阅读为主
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压迫,平时没有时间看一些娱乐性的杂志和报道,当学生摆脱了高考的应试压力后,就用大部分时间来阅读一些轻松的内容。所以,刚入学的学生阅读面很狭窄,他们本着好奇的心理,会去读一些以往听说过但是没有接触到的图书,学生在进入图书馆里面会感觉无从下手,像走马观花一样在图书馆里面闲逛,看见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对于书籍的选择没有针对性,这时学生就会选择时尚杂志、健身、美容等方面的书籍或者是一些热门的小说。因为这些读物在开展阅读的时候不需要过多地付出脑力劳动,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但是有些书籍虽然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趣味比较低,在阅读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知识摄入。
2.专业性阅读
当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心理状态也逐渐稳定,对于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也逐渐增加,这时候学生开始找一些和本专业相关的书籍来阅读,有的书籍是老师要求学生去阅读的,有些书籍是学生自己感觉能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有帮助开展的阅读。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开始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因为大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教学,老师不会给学生更多的压力,而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跟随老师学习,学生能够在期末考试通过,但是学生要想在自己专业领域里面有深入发展,就要在课外时间不断地充电,以拓展本专业的思路,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个人的能力,让自己的知识有深厚的储备。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小说、娱乐杂志类书籍的阅读量相应减少。
二、开展高校阅读服务对策
1.导读服务的开展
我们通过分析知道了图书馆的阅读分几个类型,在平时的工作中最好要根据类型的不同开展相应的导读措施,比如,刚入学的学生对于图书馆里面的设备运用和书籍摆放位置不是很清楚,所以,在选择上很盲目。这时,图书管理人员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科学性的书籍进行阅读,还有就是推荐经典的小说来让学生阅读,比如《狼图腾》《京华烟云》《四世同堂》都是小说的性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悟。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最好和授课老师经常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专业发展方向,并给学生推荐一些专业书籍,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2.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工作都是由图书管理员来具体落实,所以,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所有的设想都是空中楼阁,所以每一个图书管理工作者要端正工作态度,认真钻研工作内容。很多工作人员感觉自己不是学生的老师,只是学校的工作人员,负责管好书籍就可以了,其他的工作都由任课老师来完成。但是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员的素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学校要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让他们在开展服务的时候积极热情,为读者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视角,这样才能够让整个图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稳定。
高校的图书馆是为高校提供知识查阅的重要场所,在学生步入大学以后,他们的知识层面得到开发,知识范围也在扩大,需要书籍来填补学生不断增强的物质需求,当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成正比的时候,学生才能有饱满的热情走向社会。我们要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对书籍的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在通往知识的海洋里畅通无阻。
[1]郭凤媛.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01):3-5.
[2]宋艺丁.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研究与提高服务质量[J].江苏科技信息,2013(03):13-15.